关于组织参加2020年第一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中软国际--卓越杯”AI挑战赛的通知

作者:赵新来源:时间:2020-06-02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0年第一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中软国际--卓越杯”AI挑战赛  

(二)参赛对象与要求  

1.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含留学生);  

2.参赛学生由所在学校统一报名,大赛不接受学生个人单独报名;  

3.参赛学生必须以团队为单位参与比赛,每支队伍由2-5名学生组成(含队长1名),参赛团队必须配备1-2名指导教师(不得超过2名),且指导教师必须为参赛队伍所属高校在职正式专业教师(其从事专业须与参赛作品相关),每名学生最多参加1队,报名截止后,组队信息不可再进行变更。  

)竞赛内容与方式   

1.竞赛内容  

本届竞赛采用开放命题,学生自主立项,参赛作品应遵循 “五性”(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原则,具有可预见的促进社会发展和市场价值;参赛作品应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面向行业应用,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类、嵌入式类、智能硬件、智能制造等为主要参赛领域,应用领域可面向以下行业应用:教育、金融、智慧工业、城市建设、智慧农业、智慧校园、智能家居、智能设计、移动应用开发、社交平台、车载服务、VR/AR,微信平台或者Android、IOS等平台上的应用或创意,每支参赛队伍可根据自身兴趣、技术能力、知识基础使用自主研发或者开源开放的 AI 平台、框架,设计制作、最终提交具有原创性并能够进行可视化应用展示的参赛作品及方案说明书,参赛作品可为以下形式之一:嵌入式软件、硬件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他,并以路演形式介绍、演示参赛作品。  

参赛团队按照大赛官方网站上提供的模板规范撰写方案说明书,以 WORD 文档格式提交,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1)设计目标  

2)应用场景  

3)操作说明  

4)核心算法和原理(程序逻辑)  

5)实现和优化过程  

6)操作/运行环境       

7)应用和推广价值  

2.竞赛方式为网络初评和现场决赛两个阶段。  

)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竞赛分为网络初评和现场决赛:  

各高校申请账号:2020年10月5日-10月10日  

报名及作品上传时间:2020年10月16日-11月4日  

推荐评委时间:2020年11月1日-11月3日  

网络评审时间:2020年11月6日-11月11日  

公布决赛入围名单:2020年11月15日  

现场决赛时间:2020年11月21日-11月22日  

2.参赛报名  

1)申请学校管理账号。  

以学校为单位向省赛主办方申请学校管理账号,再由学校管理账号分派作品报名账号。  

2)推荐评委。请各参赛院校推荐一名大赛评委,指导教师不可作为大赛评委推荐人选,一经发现推荐人选作废。  

请于2020年10月5日-10月10日前将附件1:校级分管理联络人信息表(详见附件)发送至指定邮箱,2020年11月1日-11月3日前将附件2:评委推荐表(详见附件)发送至指定邮箱。  

3.作品提交  

1)大赛采用省赛官方平台报名、提交作品并发布比赛相关信息,网址http://cxcy.upln.cn/competitionList截止时间2020年11月4日。  

2)汇总报名信息,2020年11月4日前以学校为单位,将附件3:作品汇总表(详见附件)电子版发送至指定竞赛邮箱:ln2020zybtzs@163.com,邮件主题为“xx大学AI挑战赛报名汇总表”,学校名称写全称;纸质作品汇总表打印,加盖学校教务部门或相关部门公章后邮寄至渤海大学滨海校区。  

   

邮寄地址: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 金山大街20号 渤海大学滨海校区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A313  

收件人:王艳梅  

电话:13504165797  

邮编:121000  

(六)竞赛环境与设施  

大连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渤海大学将为竞赛环境与设施提供保障。  

二、竞赛组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  

承办单位:大连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组织形式  

由竞赛主办及承办单位共同组织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组委会),由竞赛承办单位负责竞赛的具体组织实施,由组委会聘请专家组织成立评审委员会负责竞赛的评审工作,成立以大连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为核心的技术委员会,成立执行委员会、赛务组。  

三、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大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一件参赛作品进行评比。  

1.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抄袭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权利;  

2.参赛作品的选题应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满足社会对软件作品的需求。对参赛作品的评审着重考核参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意设计、软件产品设计、实践创新和团队合作的基本能力。  

3.如果参赛作品涉及联网功能,应具备公网内的联通性且能流畅运行,对于仅限在某个专网或校园网上访问而无法通过公网访问的作品,由于无法评审,将被视为无效参赛作品。  

4.参赛作品若使用了第三方资源(比如游戏引擎、开源项目等),请如实给出说明并保证不会带来知识产权纠纷。若未给出如实说明,在评审时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权利。  

5.对于提交的内容不完整,或提供任何虚假信息;违背相关法律法规;涉嫌作弊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作品视为无效参赛作品。  

6.网络初评提交参赛作品时,提交的电子文档、图片、摘要、简介、链接、方案说明书等不得出现参赛单位、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等信息,否则视为违规,取消比赛成绩;现场决赛时可以出现以上信息。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1.评审方式  

1) 网络初评  

① 形式检查:大赛赛务组对报名表格、材料、作品等进行形式检查。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修正。  

② 专家初评: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匿名网评。每件作品至少指定3名专家进行网络匿名评审。  

③ 专家复审:大赛评审委员会对网评结果有较大分歧意见的作品,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  

④ 确定决赛作品:根据作品初评情况,确定参加决赛的作品名单。在网络初评后,名单将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平台、协办单位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  

2)现场决赛(暂定)  

入围决赛的参赛队须按照决赛通知要求按时参加现场决赛,决赛分为现场展示与答辩两大环节。  

① 参赛队现场作品展示与答辩程序:现场展示及说明时间3-5分钟,答辩时间2-5分钟。答辩内容为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作品实现技术、用户体验作品特色等,并由专家进行现场提问。根据答辩情况由专家给出作品答辩成绩。  

② 在决赛过程中,参赛队如有不服从比赛规则、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不文明行为,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竞赛资格,竞赛成绩记 0 分。  

2.评分标准  

基于竞赛公平、公正和保密性的考虑,竞赛评分细则由竞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共同制定。  

(三)奖项设置  

大赛设学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  

1.学生奖  

竞赛组委会根据参赛队报名情况,按照一定比例设置一、二、三等奖。  

2.优秀指导教师奖  

指导的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3.优秀组织奖  

优秀组织单位奖授予报名参加省级竞赛类别全面、竞赛成绩优秀的院校。  

(四)申诉与仲裁  

1.申诉  

1)对于不符合比赛规定的事宜,有失公平的评判,以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参赛队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时,应递交由高校领队签字的书面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实事求是的充分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或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  

3)申诉时效:在当前轮次比赛结束后半小时内提出,超时不予受理。  

2.仲裁  

1)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比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对申诉进行仲裁;  

2)评审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复查,24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和大赛组委会,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3)评审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五)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结果将在现场决赛结束2日内主办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网”及在协办单位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期3天。  

四、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艳梅老师  13504165797  

        韩丽艳老师  13841677254  

        吕艳老师(中软)15941186882  

赛事联络群QQ群:303471050(教师实名群)  

主办单位网站:  

http://cxcy.upln.cn/competitionList  

协办单位网站: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服务与外包学院):  

http://210.47.176.3/page/depart/xxxy/  

http://210.47.176.3/page/depart/xxxy/wbxy/  

大连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后期公布  

(二)领队与选手须知  

1.现场决赛期间,每校参赛队必须由1名领队带领。领队原则上由学校指定教师担任,可由指导教师兼任。没有领队的参赛队不得参加现场决赛。  

2.参赛院校应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预赛作品的组织、纪律监督以及内容审核等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原创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三)其他未尽事宜  

1.知识产权  

1)所有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  

3)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作品有出版、发布及展览等权利;  

4)出现以下情况将取消参赛队的参赛资格  

① 提交的个人(团队)信息不真实;  

② 未能按照组委会要求提供完整的内容;  

③ 违背相关的法律、法规;  

④ 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竞赛安全  

所有参赛队参赛期间必须服从赛会及领队老师的安排,在比赛过程中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3.其他  

其他未尽事宜及大赛相关补充说明或公告,请随时参见大赛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