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2020年辽宁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的通知

作者:赵新来源:时间:2020-06-03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全国竞赛辽宁分赛区请标明)

2020年辽宁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本届竞赛旨在为了加快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成图载体的方法与手段,落实教育部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 回归的精神要求。促进工程训练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参赛选手必须是辽宁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团队参赛,每个团队由5名选手、1名领队教师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选派1名参与评分),原则上一个学校一个竞赛类别可以报名不超过两个团体竞赛团队。各学校参赛团队的成员的比赛成绩可直接参与个人单项竞赛。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1)竞赛内容包括机械类、建筑类两个专业类别。

2)尺规绘图、产品信息建模及工程图绘制(自动生成)(机械类)。

33D 打印制造机械零件(机械类)。

4)尺规绘图、计算机建模及图纸输出(建筑类)。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安排

报名时间:2020515-625日。

竞赛时间:2020725-727(暂定),具体安排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另行通知。

2、报名方式

请各参赛学校推荐竞赛联系人1名,负责本校竞赛联系工作,填写联系人信息表。最后将纸质报名表、汇总表和联系人信息表打印盖章后邮寄至竞赛组委会秘书处(也可比赛时直接交给秘书处),获准参赛的团队名单将在竞赛网站上公布。

(五)竞赛环境与设施

竞赛在营口理工学院举行,组委会将提供比赛用绘图板、丁字尺及3D打印机等设备。

尺规绘图需自备三角板、绘图仪器、胶带纸、铅笔、橡皮等绘图使用的仪器和工具。

计算机绘图需自备笔记本电脑一台。安装自己使用的绘图软件和办公软件,在电脑的 D 盘放置绘图文件。电脑不能设置密码。

二、竞赛组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

承办单位:营口理工学院

协办单位:北京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二)组织形式

本项竞赛由主承办单位及其他各组织机构共同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竞赛组委会负责聘请专家组织成立竞赛专家评审委员会和专家仲裁委员会,竞赛秘书处设在营口理工学院。

三、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1.机械类竞赛

机械类竞赛,采用百分制计分的原则;竞赛分为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两个项目。

团体总分=5人尺规绘图总分+5人计算机绘图总分+3D打印比赛得分(尺规绘图和计算机建模占总分比为90%3D 打印占总分比为10%)。;

1)          尺规绘图(120 分钟)

 根据零件立体图绘制零件图,以及智力构形题。

2)计算机绘图:(150 分钟)

根据已知的二维零件图、轴测图、装配图(装配草图)或文字说明完成零件的三维模型,并按要求进行装配,最终自动生成二维工程图。

绘图软件可选择AutoCADPro/E 4.0-Creo2.0

SolidWorks2008-SolidWorks2018Inventor2008-Inventor2015Solid Edge-Solid Edge ST6等。

2.建筑类竞赛

建筑类竞赛,采用百分制计分的原则;竞赛分为建筑尺规绘图和建筑三维建模与施工图输出两个项目。

团体总分=5人建筑尺规绘图总分+5人建筑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输出总分+BIM 技术应用得分(建筑尺规绘图和建筑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输出占总分比为90%BIM 技术应用占总分比为10%)。;

1)建筑尺规绘图:(90 分钟)

根据所给图纸,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按照要求绘制或补绘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或详图等;

2)建筑三维建模与施工图输出:(150 分钟)

根据所给建筑施工图纸,建立完整的建筑物三维模型并生成或绘制建筑施工图。

允许自带电脑并预装天正建筑(基于Revit平台)、RevitSketchUp(带V-Ray渲染器)、AutoCAD、天正建筑(基于 CAD平台)、Photoshop等软件,版本不限,禁止使用快速翻模插件。

成果要求为建筑三维模型、建筑施工图、彩色渲染图。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本次竞赛采用专家评审的方式,计算各项成绩的加权结果,评审标准如下:

1.机械类竞赛评审标准

1)尺规绘制零件图采用 A3 图纸;智力构形绘制轴测图直接在试卷上做题;图纸比例按指定要求选定;

2)图线严格遵守国家标准 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 规定绘制;图面布图匀称、图面整洁、图形清楚、字体工整(汉字、数字和字母均应遵守国家标准 GB/T 14691-1993 规定的字体书写);

3)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 4458.4-2003GB/T 16675.2-1996 的规定,做到标注完整、正确、清晰、合理;

4)技术要求中的极限与配合(GB/T 1800.1-2009GB/T 18019-2009)、几何公差(GB/T 1182-2008)、表面结构(GB/T 131-2006)等要求的标注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5)若选手有作弊行为,则视为不及格。

2.建筑类竞赛评审标准

1)所绘建筑施工图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及相关建筑规范的要求;

2)要求作图准确、布图均匀、图线层次分明、图面整洁、标注齐全、字体工整

3)输出的二维图纸原文件格式为*.DWG”;二维成果发布格式为“*.PDF”文件。三维模型原文件格式为“*.RVT”、“*.DWG”、或“*.SKP”文件;三维成果发布格式为“*.JPG”、“*.JPEG *.PNG”。

4)若选手有作弊行为,则视为不及格。

(三)奖项设置

1、学生奖项

1)团体竞赛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占所有参赛队数量的10%,二等奖占所有参赛队数量的15%,三等奖占所有参赛队数量的20%),颁发奖杯及获奖证书;

2)单项竞赛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占所有参赛选手数量的8%,二等奖占所有参赛选手数量的12%,三等奖占所有参赛选手数量的15%),颁发获奖证书;

33D 打印作品、BIM技术应用作品单独设立奖项;

2、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学生的指导教师将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同一指导教师按所指导学生的最好成绩获奖;

3、优秀组织奖

根据各学校组织工作情况、参赛人数和规范程度、获奖等级和数量等各方面综合情况合议评选出10所院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优秀组织个人奖20名。

(四)申诉与仲裁

组委会下设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进行仲裁,以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和竞赛结果公平、公正。参赛选手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情况,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竞赛过程中或竞赛后发现问题,应由领队或指导教师在当天向仲裁工作组提出陈述,选手不得与大赛工作人员直接交涉。领队按照规定时限向仲裁工作组提出,仲裁委员会受理裁决后,将处理意见通知领队。仲裁工作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按弃权处理。

(五)竞赛结果公示

决赛比赛结束公布比赛成绩及评奖结果并举行颁奖仪式。获奖名单在辽宁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网站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供各界监督、评议。

四、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徐老师:18841707870

胡老师:13841766366

竞赛邮箱:lnctds2020@163.com

辽宁省营口市博文路46

邮编:115014

(三)领队与选手须知

1、参赛学生临时换人或队员冒名顶替将取消其竞赛资格或竞赛成绩;

2、经专家委员会或仲裁委员会认定的其它应取消竞赛资格将取消其竞赛资格或竞赛成绩。

(三)其他未尽事宜

1. 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2.为方便后续沟通交流,报名完成后建立各学校联系人的QQ或微信群。

  2020年辽宁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参赛学校联系人(教师)信息汇总表

序号

学校

姓名

手机及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地址及邮编

备注

1

 

 

 

 

 

 

2

 

 

 

 

 

 

3

 

 

 

 

 

 

4

 

 

 

 

 

 

5

 

 

 

 

 

 

6

 

 

 

 

 

 

7

 

 

 

 

 

 

8

 

 

 

 

 

 

注:1. 详细填写联系人信息,以便竞赛整个过程的及时联络;

    2.此表中的联系人为现场参赛领队及后续证书邮递联系方式。

2020年辽宁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团队报名表

序号

学校

团队名称

学生名单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0年辽宁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团队报名表

序号

学生姓名

专业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学校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