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作者:来源:时间:2020-07-23
为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活跃校园气氛,开拓大学生思维,增进各学院之间沟通与交流,彰显学院精神文明风貌,丰富课余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为党育人功能,从实践教育角度出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社会化能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二、活动对象
全体17、18、19级在校生
三、大赛分组
大赛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设置五个组别。
1.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网络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旅游休闲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 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医疗服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 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经济合作带建设,在工艺与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其他
为进一步增强大赛的群众性、交流性,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优势,扩大赛事覆盖面和参与度,主办方将在赛事举办期间开展系列活动。参与活动可获取积分,积分越高就有机会参与国赛直通车的评比。
向祖国报到——“挑战杯”社会实践云接力。面向参赛学生,广泛征集进基层、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的实践故事,通过点亮祖国地图的方式,展现广大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重要要求、践行“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的青春风采。
向梦想出发——“挑战杯”奋斗出彩云分享。从历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学生中,挖掘具有感人事迹、奋斗创业历程的典型,以TED演讲、沙龙分享、对话访谈等形式组织分享会,向广大学生讲述创业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挑战杯·双创云展会。运用线上平台、新媒体矩阵的展示功能,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对参与项目进行云展示。
挑战杯·青年学习汇。引导参赛学生打破地域、学科界限,组建临时学习小组,创建话题,开展线上讨论交流,推动形成开放交流、自发研讨、互为“导师”的“朋友圈”氛围。
挑战杯·名师大讲堂。邀请行业领军人物、社会知名人士、业界知名学者等举办名师大讲堂,面向全国大学生线上直播。
挑战杯·导师会客厅。邀请企业家、投资人、孵化机构代表等,组成“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依托线上平台交互功能,实现导师与项目的结对和长期跟踪指导。
挑战杯·资源对接会。邀请创业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孵化器、园区等入驻大赛平台,开展在线对接活动,为有需求的项目提供服务支持。
挑战杯·畅想2050。鼓励大学生站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节点上,以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畅想和展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奋斗的青春之志。
五、报名方式
报名参赛的同学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
参赛项目可提供项目实践成效、预期成效等其他相关材料(包括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就业情况等)。
报名请于7月27日前将附件2项目申报表电子版发送到邮箱328414923@qq.com。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项目金奖、银奖、铜奖,由全国决赛统一评定。设学校集体奖(挑战杯、优胜杯),按所推报项目获奖名次赋分,核算总分后评定(具体见大赛章程)。设学校优秀组织奖,综合各校项目获奖情况、校赛组织情况、线上活动参与情况等评定。设省级团委优秀组织奖,综合省内学校组织动员情况、获奖情况、线上活动组织参与情况等评定。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