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的若干要求

作者:来源:时间:2013-04-08

  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贯彻落实《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完善本科生培养制度,促进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就机电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提出如下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培养目标要一致。培养目标定位为“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着重致力于突出应用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坚持通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要体现“三养” 、“四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素质的要求,特色鲜明。“三养”即为有教养、有涵养、有素养,“四力”即为外语听说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动手实践能力。
3.突出“企业情景化”或“职业实镜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4.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我院要求突出“习学并进”的教学模式,即实践与理论并重、技能培训先行、专业课前置、习学并进。
5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从整体上设计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实施的措施明确。
6.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实现;各类课程比例恰当;课程体系优化为最佳。
7.设立课程体系要求始终贯彻“习学并进”的原则。
8.理论课设课的原则为本专业技术领域内的基础理论、技术原理都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教育部专业目录所列的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内容,都要开设。即使专业目录未列,但专业需要的理论课程也要设课。
9. 技能培训开设在1~2学期,让学生尽快了解本专业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掌握初步的专业技能,为后续的理论学习奠定感性基础。同时将技能培训贯穿整个本科教学过程,让大部分学生能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10.注重学生职业思想培养,遵循学习和认识事物规律,实施专业内容前置。前置的专业课应与实习实训紧密配合进行,使学生初步建立专业意识,为理论教学打基础。
11.课程安排的逻辑顺序要恰当,课程名称规范,课程内容没有交叉、重复,学分、学时、考试形式、分学期安排恰当,各学期内学分要尽量平衡。
12.要求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创新的内容,充分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13.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编写格式规范,符合学校的要求。

                                                                                                                             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