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对外交流中心 孙瑷悦 摄影 汤亦豪 郑校洋 王婷雨)10月14日下午,沈阳城市学院召开了系教学秘书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校董事局主席、校长徐伟浩等校领导出席,全校495名教职工参加。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聂晓微主持。系教学秘书小组从8月1日培训以来,历经74天,由学院院长和教务处处长担任辅导员,共有38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
沈阳城市学院召开系教学秘书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会场照片
教学秘书是连接教务处与各学院(部、系)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协调左右、沟通信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至关重要。本次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系教学秘书队伍建设,通过讨论、研究与汇报,提高教学秘书的理论素养、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
经过本次培训,教师们将通过汇报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沈阳城市学院召开系教学秘书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第一组
第一小组的汇报教师有王嵩、高丽、尹嵩、刘波、董静、曹家华。第一小组的课题是“系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与岗位职责”,该组汇报分为起、承、转、合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讲述了前期分析、系秘角色定位、系秘岗位职责和结尾寄语四个方面的内容。前期分析部分介绍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并说明了我校系秘岗位的特征、优势与问题,对我校系秘工作发展提出了建议。在角色定位的章节说明了我校系秘的角色类别。据研究,我校系秘角色可分为五类:系主任的顾问助手、基层管理者、专业的组织协调者、专业教学信息的反馈者以及专业发展的服务保障者。岗位职责的章节总结了我校系秘的八大岗位职责,分别体现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运行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科研管理、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行政管理八个方面。最后,在结语部分说明了不同专业,系秘角色与职责的个性化定位。
沈阳城市学院召开系教学秘书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第二组
第二小组的汇报教师成员包括王敬、赵玮珈、吕亮升、董旭、杨露、杜姣、金鑫。其研究课题是“课程建设中如何实现以“自主学、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理念”。该组从我校实践化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中的体现讲起,结合学院及专业特点,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化教学和分组教学的设计与运用,阐述课程建设中如何实现以“自主学、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理念。不仅如此,该组还以七大学院工作教学、项目教学、情景化教学、分组教学等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了不同种类的实践化教学典范。如在项目执行时,流程为教师讲解项目任务、教师分配任务、教师全流程指导辅助学生、学生清晰项目目标、学生明确任务目标、学生全流程成为执行主体。最后,教师应积极总结项目经验,与学生一起总结项目学习心得。
沈阳城市学院召开系教学秘书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第三组
“加强学情分析和教学反馈的有效途径”是第三小组的汇报课题,该组的汇报教师成员包括王昊、刘赛、关紫兮、姜旸、韩放、张少松。学情分析即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该组明确了分析“学情”的目的,提出学情必须是“影响教与学效果”信息的观点。该组强调系秘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多重身份”,与学生紧密接触,充分了解学情。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特点,找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学情为立足点,指导整体教学设计,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该组建议在实践化教学中,应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机制。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师生保持良好沟通,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做好总结点评工作。在小组任务方面,应阶段化、进程化,灵活汇报、打破陈规,建立有效评价机制,让小组任务更有趣。
沈阳城市学院召开系教学秘书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第四组
第四小组的汇报教师成员包括李大鹏、孙伟、张靖哲、李特、吕一品、杨嘉瑶,该小组的课题是“教学文件编写与审核的工作机制”。该组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确定了教学文件从编写到审核,从审核到反馈,再通过反馈来进一步提升编写质量的工作机制闭环。小组汇报以“小张”老师初入职半年的虚拟故事为线索,先从六个教学文件的编写标准开始说起,教学文件编写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审核。审核工作机制包含了审核层级及职责和教学文件审核的工作流程。最后,教学文件质量反馈机制包含了教学文件质量反馈意义、反馈来源、工作流程及安排。
沈阳城市学院召开系教学秘书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第五组
第五小组的汇报教师成员包括苑晓东、戢婷婷、杜华、王冬雪、李翀、张家毓,该小组的课题为“规范实验实训教学的有效路”。针对规范实验实训教学的有效途径,该组提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真实项目、课内实训两个方面的教学设计。首先,实验实训课要规范课前设计、制定审核与批准机制;其次,课中教师管理要做到文件规范,教学同步;过程细化,明确要求;规范监管,以管促建。学生管理要针对学生出勤、项目进度考核进行及时适当的检查,及时复盘。课后教师对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都要进行考核。最后,在实训结束后,也要对学生文学作品、静态艺术作品、动态艺术作品、案例成果与科研成果进行展示,以提高教师的工作动力与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
沈阳城市学院召开系教学秘书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第六组
第六小组的汇报教师有常啸、刘柏麟、刘欢、张文溪、李学林,课题名称是“课程说明的制定及其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该组从一线课程建设实际入手,对课程说明的制定和作用进行探究。首先,以访谈素材为基础,总结了课程说明引入我校以来在课程建设上的积极作用。包括:课程说明对课程建设的提纲挈领作用;为系主任提供了专业课成群的全景,梳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使师生之间建立起教学上的契约关系,促使教师在课程建设上下足功夫,自觉接受监督和约束;推动了我校课程的标准化建设,课程评价有了依据,为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提供了抓手。其次,从学校课程的相关规范要求出发,结合专业培养实际,明确课程说明的制定要求。包括:遵循四原则、三目标,契合学校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密切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研室会议质量,实行集体备课制度,组织系内说课和新教师课程说明培训。最后,对课程说明的八个部分进行拆分讲解,阐述课程说明的制定细则。包括:课程目标与目标学习成果是课程说明的逻辑起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模块设计;学时分配加大课外学时比例;分组教学融入所有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用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
沈阳城市学院召开系教学秘书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合照
小组汇报结束以后,全校教师依据案例丰富详实、叙述清晰生动、成员配合默契等标准,以实名制的方式为38名青年教师及其小组评分排名。全校教师也借此机会,展开了深入的学习与交流,为学校创办中国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