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应用型高校思政金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冬

作者:来源:时间:2020-05-2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

本课程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在线上教学的今天,“应用型“本科的思政理论课肩负着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使命,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以信息化教学助力“晦涩难懂”的教材体系向“生动活泼”的教学体系转化,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作用。

1. 基于“学习通“的“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探索 

    在疫情之前我们学校就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给老师提供新型的智慧化教室,提高学生的交互性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疫情期间更是利用自有APP(V绿岛)和以及学习通APP进行线上教学。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魅力值和实效。

1.1总体设计思路(图1 

    将“学习通“和”抖音“应用到思政理论课教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推送资源,组织师生活动,进行课前导学、课中参与、课后延伸,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达到全程参与。同时课后要求老师在学院的公众账号上发布思政理论课相关内容视频,作为一种课外的知识补充,学生反馈效果极好。

1.2优化教学内容的探索 

    利用学习通,构建图文并茂的生动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根据教学的需要,推送的资源主要有教学视频(图 3)、教学素材(图 4)、课前作业(图 5)、读书报告(图 6)。

1.3优化课堂教学流程的探索 

    充分利学习通,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分解任务,设计专题,确定学习目标,优化预习、复习、作业、考核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课程考核过程设计 

    课程在考核过程中,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

    评定方式: 采用线上时时出勤成绩占 10% +期中测试占10%+读书报告占 10% +线下小组任务 10% +期末考试成绩占 60%

    在课程评价过程中与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相互对应。注重过程化评价随堂测试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过程,学期中的成型性测试,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期末测试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最终成效。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沉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以及在教学技术上进行创新。并利用了自制的线上资源的优势,巧妙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