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海:田径俱乐部改革与“三自”管理研究

作者:来源:时间:2015-04-13

来到绿岛就职已经四年多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我已然从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青涩毕业生蜕变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这四年是我成长的四年,也是收获的四年。当然,过程之中也充满着辛酸和泪水,它们与我一同见证着我在绿岛这四年中的蜕变与成长。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且,这对于有过高强度体育训练经历的我来说,坚持不懈、支持以恒更是我的强项。我相信,通过我不懈的努力,成功必会近在眼前。

初来绿岛就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就如校歌《我行我能》中所唱的一样——“凤凰山托起蓬勃的朝阳,绿岛湖倒影夜读灯光......”能在这样的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工作,想必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得梦想,很荣幸我能够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为绿岛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刚进校时的辅导员再到学院的团总支书、学办主任,一路走来,我始终秉承把“育人”工作摆在第一位。闲暇时间与学生多沟通、多互动也成为我必备的一项工作。作为专业田径运动员出身的我,非常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利用业余时间经常组织带领着学生参加各类田径体育活动,坚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组织成立绿岛跑步协会,开创了以跑步为主的特色社团。在此期间曾组织学生多次参加国内乃至国际上较大社会影响力田径类体育赛事,不仅在赛场上收获了良好的成绩及荣誉,同样也提升了我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我热爱体育运动,同样我也会将这种热忱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很荣幸,在今年九月份,经校领导批准后正式调入体美部工作。岗位上的调动并未影响我对工作态度,甚至更加提高我对新岗位工作的自信心,“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一直牢记于心中,在今后的工作中同样会把理念与实际相结合,在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同时,增强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运动中展现自我。这是我校近年来一直极力推广的体育课学习方式,将原始的单一、枯燥、无味的体育课转化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度高的体育俱乐部,切实做到以寓教于乐为目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   前言 

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体育组织形式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体育俱乐部在国外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由于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需要,改革我国传统的体育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我校于2010年开始成立学生体育俱乐部,开创体育俱乐部改革的先河,也走在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改革的前端。在当前形势下我校对学生体育俱乐部进行改革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加强了学生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有利于其运作和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二.   我校体育俱乐部的定位 

目前来看我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同时也是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之中。我校体育俱乐部共开设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游泳、太极拳、双节棍、跆拳道、木球俱乐部。我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性的才人,这就要求学校的各项教学与科研都要围绕着学校的根本培养目标。学校的体育俱乐部是培养应用人才很好的场所,所谓的“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动手的能力,恰恰体育又是锻炼动手能力的主要科目,强调的是身体的运动,因此体育活动的开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应用能力的提高。校领导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定位,认真实施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这既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   田径俱乐部改革的措施与方法 

由于传统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课外活动组织模式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注重技能教学,使学生的体育观念滞后,上课就是为了考试的观念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然而,在推行体育俱乐部改革后,使学生对体育兴趣习惯和终生体育观的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影响。

本学期田径俱乐部由我带领14级新生进行田径俱乐部教学,为了打破学生传统观念“期末考试为了及格才上上田径课”现把田径期末成绩分为四大部分组成:期末测试成绩、平时测试成绩、俱乐部比赛成绩和参加活动加分。期末测试成绩占30%,平时测试成绩30%,俱乐部比赛成绩30%,三项成绩之和+活动加分=期末成绩。彻底将所学项目全面贯彻到每一次田径俱乐部活动、比赛、上课当中。

1.田径不及格说明

期末成绩:把四部分相加,总成绩60分(含)为及格。其中有下列情况之一,取消期末成绩并按不及格处理。

⑴早操两次以上旷操者,迟到两次按一次旷操处理;

⑵各队组织的训练,超过两次以上不出席者;

⑶上课缺课超过1/4学时者,迟到、服装不按要求两次按一次旷课处理;

⑷超过两次以上不参加平时测试者。(女生每个月可以有一次见习。当节课没参加测试,之后补上。)

2. 期末测试成绩说明

期末测试项目为测试12分钟跑(见表1),期末测试分值*30%=期末测试成绩分数。

表1:12分钟跑成绩分值和标准。

男生 

女生 

距离

分值

距离

分值

1700米

0分

1300米

0分

1800米

10分

1400米

10分

1900米

20分

1500米

20分

2000米

30分

1600米

30分

2100米

40分

1700米

40分

2200米

50分

1800米

50分

2300米

60分

1900米

60分

2400米

70分

2000米

70分

2550米

80分

2150米

80分

2650米

90分

2250米

90分

2800米

100分

2400米

100分

3.平时测试成绩说明

平时测试成绩为每堂上课测试各项目成绩,平时每次测试成绩分值相加÷测试次数*30%=平时测试成绩。部分平时测试距离和分值(见表2、表3、表4)。

表2: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时间和分值

男生

女生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6'12

10分

5'24

10分

5'52

20分

5'14

20分

5'32

30分

5'04

30分

5'12

40分

4'54

40分

4'52

50分

4'44

50分

4'32

60分

4'34

60分

4'07

70分

4'09

70分

3'47

80分

3'44

80分

3'27

90分

3'30

90分

3'17

100分

3'18

100分

表3:男女生50米时间(秒)和分值

男生

女生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10.1

10分

11.3

10分

9.9

20分

11.1

20分

9.7

30分

10.9

30分

9.5

40分

10.7

40分

9.3

50分

10.5

50分

9.1

60分

10.3

60分

8.1

70分

9.3

70分

7.1

80分

8.3

80分

6.9

90分

7.7

90分

6.7

100分

7.5

100分

表4:男女生立定跳远距离(厘米)和分值

距离

分值

距离

分值

183

10分

126

10分

188

20分

131

20分

193

30分

136

30分

198

40分

141

40分

203

50分

146

50分

208

60分

151

60分

228

70分

166

70分

248

80分

181

80分

263

90分

195

90分

273

100分

207

100分

4.俱乐部比赛成绩说明

现将本学期14级田径俱乐部分为8支队伍,队与队之间进行比赛。俱乐部比赛成绩:每次比赛得分相加*30%=俱乐部比赛成绩得分。

⑴每名同学期初基础分为60分。

⑵每名同学按时参加训练选拨和比赛(如没有参加项目比赛要当观众给本队加油),每次不参加训练扣五分,不参加比赛扣5分。

⑶各队在单项比赛中根据获得名次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积分,对参加比赛并取得名次的同学给予个人加分。在团体赛中,根据不同的比赛内容分别取不同的比赛名次,具体比赛名次与积分见各竞赛规程。竞赛规程会在每次比赛之前通知各队长。

⑷如经常不参加队内训练选拨和比赛、不听队长安排及指导,队长有权利一票否决在俱乐部比赛成绩一项并给予0分处理。队长也可以给每队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学申报加分,经老师审核认定后给予加分。

⑸根据一学期比赛的积分,团体积分前5名的队伍,所在队各同学的奖励分数如下表:(表6)

表6:团体前5名的队积分奖励

团体名次

每队分四个奖励档次给予加分,每档占队人数的25%

1 

10分 

8分 

6分 

4分 

2 

9分 

7分 

5分 

3分 

3 

8分 

6分 

4分 

2分 

4 

7分 

5分 

3分 

1分 

5 

6分 

4分 

2分 

0分 

5.活动加分项说明

田径俱乐部会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野外生存、拓展训练、主题跑步活动、马拉松比赛、公益活动等精彩课外活动。凡是参加的同学根据每次参加赛事规模酌情给予5-10分的加分政策,分数加到期末成绩当中。

四.   田径俱乐部的“三自”管理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我校提出的学生“三自”管理理念。徐老师在“自主学、动手学”的讲话中提到,什么是实践化教学,“实”有“自我”、“主动”的含义;“践”有“行动”、“动手”的因素;“化”则是“从里到外”、“从头到尾”的意思。我想徐老师提出的实践化教学理念和“三自”管理模式同样适合在田径俱乐部管理当中。

我校田径俱乐部的学生水平与素质参差不齐,建立、健全俱乐部内部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田径俱乐部要建立行使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俱乐部长期发展计划及目标,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范围内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使俱乐部在日常管理中形成良性循环。

(1)制定田径俱乐部的管理目标。俱乐部要制定管理目标,这个目标是由老师、部长和各队长共同制定,在制定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干部都有充分的发言权利。拟定目标经过老师批准后,每个队长应了解自己在规定的范围内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以及可能得到的期末加分奖励。俱乐部的管理目标要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目标应该具有适应性、可操作性、合理性和超前性。同时,俱乐部的目标要具体化。例如,田径俱乐部每周必须参加两次队内训练和一次队与队之间的比赛,学生应达到的运动量和运动技术提高的幅度等都应有具体目标指数。

(2)加强田径俱乐部人力资源的管理。本届田径俱乐部的参与者是14级新生,由于高考之后大多数学生都处于一种比较懈怠的状态,所以各种措施都围绕如何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田径俱乐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各种专长,特别是发挥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的骨干作用,有利于俱乐部的运作。例如,请有一定田径基础的学生为全体做技术动作的示范、当辅导员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管理好俱乐部的运行,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普通学生也要参与俱乐部的管理,做俱乐部的主人,把俱乐部看成是自己的家,为俱乐部提合理化建议。

  ( 3)建立体育俱乐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田径俱乐部目前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手段,精神激励主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出发,满足学生锻炼身体的需要,俱乐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表现突出的会员进行表扬。成立了精英组把田径基础好的学生单独进行提升训练,在学生中树立标杆,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竞技水平,为参加大型比赛打基础。还有,对每次测试成绩高的同学可以代表学校参加一些比赛,比如本周带领几名优秀的同学去浙江参加登山步道比赛。对于参加体育俱乐部表现极差的会员,要及时地批评和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犯的过错,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给予劝退,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确有悔改表现的学生可以继续申请加入田径俱乐部。

五.   田径俱乐部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效果 

1.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增加,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每周进行的比赛,参与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投其所需。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平时观察,学生早操、空余时间自主锻炼的频率较之以前明显增加。因为只靠每周一次的俱乐部活动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是不可能的。各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得投入较多的练习时间。因此,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让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体育锻炼,使其既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非常有利,尤其女同学表现更是明显,在我校,以前很少能看到女同学在田径场上跑步,现在田径场上,练习跑步的女同学变多了。

2.学生的田径水平提高明显。每次俱乐部活动都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评定,做好记录,并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期末的成绩考核中。通过平时增加平时考核的次数,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幅度,并明确下一目标,学生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眼前缺少什么,想要得到什么,这样就促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有利于自身锻炼能力、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实践,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通过学期初和学期末学生考核结果对比发现:学生的12分钟跑成绩提高明显。对男女生学期初的12分钟跑测试及格率男生82.5%,女生74.2%。通过一个学期的田径俱乐部课程男生提高11个百分点,94.2%。女生提高了19个百分点,93.1%(表7)。优秀率男生从学期初15.2%提高到25.4%。女生从学期初的13.7%提高到22.1%(表8)。12分钟跑的距离也从学期初,男生2420米、女生1950.提高到男生2455米、女生2020米。(表9)

表7:12分钟跑学期初、学期末及格率

学期初

学期末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82.50%

74.30%

94.20%

93.10%

表8:12分钟跑学期初、学期末优秀率

学期初

学期末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15.20%

13.70%

25.40%

22.10%

表9:12分钟跑学期初、学期末平均成绩(米)

学期初

学期末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2420

1950

2455

2020

3.通过田径俱乐部内部比赛组织方式的改革,使学生自己组织比赛、自己裁判,为学生集体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与过去相比大幅度地推进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如组织裁判、训练竞赛等,使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各队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培养和造就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得到了锻炼,学会了组织比赛的方法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公正、忠实、自由、合作的社会品质。突出了体育在高校的教育、健身和其它功能作用。

[1]徐伟浩. 自主学,动手学;讲话摘要

[2]窦秀敏.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4 :05

[3]盛克庆等.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 84-85

[4]习文超.田径热点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