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静:“将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作者:来源:时间:2014-12-17

建筑制图与测绘是环境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将传统的工程制图、画法几何等理论基础课,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整合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施工图绘制、装饰施工图绘制以及建筑装饰工程的房屋测量等学科的知识,课程内容十分丰富。

由于这门课理论性强,艺术生理性思维能力差,有些知识点理解起来较为吃力;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分散,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主动学的积极性,学生容易陷入越来越不积极、越来越听不懂的恶性循环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成为这门课普遍存在的问题。

    整合课程——调整知识体系突出重点 

    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分为建筑制图与测绘两部分。建筑制图属于工程制图的范畴,是设计师通过规范的图示语言,是研究房屋建筑施工图、室内装饰施工图的绘制原理及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测绘是学生们日后工作做设计的依据。比如住宅室内设计,因为面积相对较小,所以更注重细节。只有测量到精确的尺寸,对房屋进行改动和装饰时才不会影响承重结构,也更方便施工单位按照图纸施工。

调整后的知识体系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注重认知能力——以学生为主体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课程之初我就将本课程的教学进程发给学生,方便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带着问题来上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认知能力。

我还会提前布置本周的预习重点和实训内容,并在下次课上安排课堂讨论。同学们“有备而来”,我负责点评、总结、提炼。在讨论中学习新的知识点,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化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学校的各个角落,用对身边事物的图形描述代替课本上的习题。我会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校园里的建筑物,一一对应书本上的知识点,化抽象为具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我还会引导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辅助教具,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加强应用能力——针对性实践教学 

理实结合,安排有针对性的课上实训。比如在学生对装饰施工图有了初步的认知后,我会安排两次实地的测绘,包括寝室测量和建工楼大厅测量,依据学生的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学生在建筑工程图纸绘制时会遇到不同的制图规范问题,他们会根据自己遇到不同的问题主动询问老师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补漏、答疑。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大大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