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铭:课程质量评价的理解和自我实践
作者:来源:时间:2015-09-18
沈阳城市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的一项新突破。因此,要想在众多同类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的道路。然而课程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建设的核心,也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程质量评价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建立符合学校情况的科学合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课程质量的长效机制。本文主要从对于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解,自我实践,以及对现行课程评价体系存在问题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一、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解
1.高校课程质量评价的意义
在高等教育领域,课程居于核心地位,高校的课程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活动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领域。课程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判断一门课程教育目标实现程度,促进教学改革,推动课程建设。而最终目的在于考评课程的过程和结果中我们所重视的价值。因此,课程质量评价是检查、判断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课程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课程的全面建设,促进课程管理的科学化和课程标准的科学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对课程考核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才能获得准确的教学信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思想的建设
课程思想建设是整个课程改革的灵魂。现行财务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较大,然而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却并不明朗。一些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学生,然而学生又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因此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就业的形势特点,进行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可转移能力。从职业生涯设计角度分析,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应分为两个阶段,对于初入职场的学生应具备会计核算的能力,适应会计岗位能力需求,这是初级目标;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角度,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培养市场需求为导向、实务操作能力为核心的高级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目前,国内有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财经类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注重会计核算能力,而管理类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注重管理能力。经调查,大部分国内同类院校的理论课比重过大,实践课比重较小,约占总课时10-18%左右,更倾向于培养研究型人才,难以适应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作为民办学院,我们不能走老路,必须打破常规,构建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弹性课程体系。既不能为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而盲目设置理论课应坚持适用的原则,要坚持有用就讲,没用就不讲,没必要一味追求理论的系统性。
例如,《财务管理专业英语》这门课中,原本有一章是环境会计,对于行业而言,环境会计虽然是国际前沿的东西,但是缺乏实用性,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整合的时候,这一章就被删除了。二是重实践。要把财务管理专业办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必须在实践环节下功夫,加大实践课的比重,要根据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构建实践环节,要有规划,贯穿教学全过程。
4.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我校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景化教学办学理念,全面的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改原来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现在的启发式、发现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课堂气氛,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几种较好的方法。通过一些项目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财务管理专业英语》中,让学生在课前,每个小组下载并翻译一个外国企业的财务报表,而后,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的学习过程中,讲所下载的报表进行分门别类的讲解,所选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自我实践方面的改革:
本人主要是《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主讲老师,那么,对课程的几个方面进行的改革。
1.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
首先,在以往的传统教学都是先讲理论,后讲练习题,然而,在改革的课程改革中,我是先布置项目,然后讲理论。
例如,在授课之前,通知学生下载并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通过贯穿整个课程的开放式问题,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资料搜索能力。
其次,采用情景化教学手段。
例如:让学生模拟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招聘现场,以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和财务管理学习的双重热情。
2.课程思想的改革。
根据财务管理所需人才要求,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的职业需要,将整个课程只是体系进行重新整合,直接服务于专业能力培养需要。
根据出纳、会计、财务主管、财务总监等职业岗位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四个职业能力,记账能力,看账能力,算账能力以及决策能力。根据所设立的目标,将课程分为四个项目,分别是:培养学生记账能力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看账能力的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培养学生算账能力的财务指标计算;培养学生决策能力的财务决策部分。
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可转移能力。
3.课程教材的改革。
实践化教材要充分考虑教学组织需求,根据理论实践化的教学特点,设置完整的组织结构:任务描述——任务分析——任务计划——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总结——任务拓展。掌握专业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获得职业技能和劳动过程组织能力、从而构建以岗位需求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典型零件为载体的实践化教材体系。
自编讲义《财务管理专业英语》,共10万字。本教材以我校PST-CCE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思想下编写,教学目标的设置中,除了知识目标外,设立能力目标。并且将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中所用到的例子,写入书中。
授课内容方面的改革:首先在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删除了一些重复的章节,
例如,《财务管理专业英语》中,法务会计这一章做了删除。payroll的一章可以在真题中强化理论知识,再次,摒弃按部就班的章节授课,把相同的知识点按模块整合,每个模块都有它的能力要求。
此教材与授课内容同步,更加符合三本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
《财务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学生岗位能力指标结构:
“财务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能力指标
学生能力指标 |
学生课程能力指标 |
权重 |
能力指标 |
专业能力 |
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掌握财务管理专有名词的写法、折旧、时间价值等计算方法的基本技能 |
50% |
Time value of money ;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payable;Methods of computing depreciation |
综合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 |
掌握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基本表达方法,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 |
20% |
Accounting cycle and bookkeeping;Cost accounting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
创新能力 |
发现分析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
15% |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Cash flow statement |
职业能力 |
外企所需的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以及财务决策能力。 |
15% |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 |
三、现行课程评价体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建议
在课程评价体系的实践和实施中,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
1.项目教学法中,选择合适的项目比较困难。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参与完成;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然而要选择对于学生而言,难度适中,又贯穿所有所学内容的项目却是很难的。尤其是我校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主体的情况下,因为教学经验的不足为项目选择增加了难度。因此,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问题。
2.在教改新的形势下,缺乏对学生新的学习方法的提示。
在我校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大量的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然而,在重视教师如何教的同时,也应该提示学生如何学习。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学生要改变过去12年读书养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惯性用以配合新的教学改革。这些突如其来的新教学方法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
例如,在使用小组教学法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会有一些学生不进行话题讨论,转而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严重的违反了最初采用小组教学法的本意。究其原因,这些同学是不知道这些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该如何去学习。
针对这些现象,综合提出几点可行性意见。
1.针对项目选择困难的情况,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
通过所授这门课程所有老师的共同搜索和协作,采用老带新的方式,选择可行性的覆盖面广的项目进行设置。
2.针对学生每节课的学习,编制一本handbook。
Handbook是一种在国外非常流行的教学工具,是在课前发给学生的手册,里面会记录所有知识层面重点,以及本节课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在我校的教学改革中,因为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学生也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与之适应。
除了存在问题的可行性意见意外,还有一些应对教改的措施
3.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
首先,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开展企业咨询活动或进行企业专项课题的研究(时机成熟可以成立咨询公司),帮助企业解决财务管理中的某些实际问题,这既能锻炼教师的实战能力,又能够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办公环境、人才资源,弥补校内实践教学场地的不足,请企业人员现身说法,能使学生较真实地感受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态,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既使学生得到了系统综合的训练培养,又提高了综合素质;既为企业培养了人才,又为教学实践和学生就业打下了基础。
以上是我上学期财务管理专业英语做的一些改革,只是做了一些尝试,任重道远,改革的路还很长。下学期的教学中,始终坚持项目为主体,然后根据外资企业所采用的实际账目的应用和决策进行项目教学,真正走出一条职业情境化的授课方式,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纵观整个改革,还需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不断的完善,创办符合自己特色的大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