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依托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作者:来源:时间:2015-11-13
[摘要] 近20 年来,英语教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当代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已经意识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创造者。我国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体制缺乏为学生适应生活与未来发展的考虑,使得培养的对象远离了以创新实践能力为特征的创造性活动,影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与创新精神的发扬。基于这种现状,我们要全面推进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实境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实践能力 实境化培养模式
英语作为当今全世界最常用的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者注重对于语言知识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语言文化、语义内涵、语境延伸及语用深化的训练。大学外语教学作为一门高等教育必修课,它面对着数以千计的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语言基础、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们,如何使之有用并有效的被这群学生们接受并掌握,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则需要任课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深入思考。
沈阳城市学院作为倡导“实境化教学模式”的现行者,也率先提出了对于课程质量评价的标准。这一标准让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设计-准备-实施-应用-评价”等五方面有了非常清晰的思路,同时加强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深度理解,最重要的是这一标准极大的促进了教师在课堂实境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及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以外的自主学习效果。笔者作为沈阳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的一名教师,也非常有幸参与到了本年度关于“大学外语课程质量评价”的队伍中来,在从最初的了解到如今的理解这一过程中,本人切身的感受到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我个人教学能力的帮助及提高。因此就本人的实际经历,分别在以下几方面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做深入的介绍。
一、 课程建设思想
思想作为行为的主导,引领着整个活动的前进方向,正确且符合实际的思想是促进改革前行的重中之重。课程建设思想是整门课程立足之本,也是该门课程航行的导向。就如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情况来看,目前中国的高等院校只把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来建设,就本科教育来说,大学外语教学只注重抓语言应试技能,并没有探讨语言基本技能及实质,使得学生在大二结课之后到毕业时迅速降低其语言能力。
结合这一社会现状,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思想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主要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本着这一思想,教师所制定教学目标主要围绕着提升学生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加大了对课堂实践环节的比重,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能力及其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课堂与课下双向教学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在教师课堂引导之后,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一方面希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其具体的应用沟通能力。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积极采取那些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其中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教师引导学生们学及课下学生自主学的双“学”模式。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当前非常盛行的“互动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以及“情境化教学法”。考核方式采取机考、主观写作测试、过程考核构成三种方式分别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做考核。
二、 教学文件与资源
教学文件与资源作为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应积极采用对学生日常交流有帮助的教学资源。一方面,有用的教学资源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有趣的教学资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在这一过程中,课下教学资源则需要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模式深化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知与掌握。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应认真规划其“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案”、及“讲义”的内容。其中教学日历应详细规划出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所需的课时数,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教学大纲则应对整个教学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划纲要。教案则为每节课的详细进程计划及具体实施内容,多数教师只是对课堂步骤做了基本的论述,缺乏一定的逻辑及创新,因此本人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结合本校对于实用性教学效果的要求,分别对教师与学生分别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加大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力度。同时在本人的教案中也对本节课所要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目的做了详尽的介绍。
讲义作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详尽阐述,应根据我校的建校特色,创建以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讲义。讲义的内容应丰富多彩,应引人入胜,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更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作为一门语言课,大学英语教学材料还需要有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丰富的英文教学视频、知识内容广泛的参考书目、有助于学生课下学习及测试的网络学习平台及科学评估学生语言能力的试题题库。
教学文件与资源作为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及兴趣之后,在广泛收集并认真审阅的基础上所采用的。因为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个人对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不断放大眼界,开拓思想,勇于创新,敢于创造。
三、 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日趋多样化,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中的实践教学,还都在追寻最初的教师一人教,学生安静地坐着听的模式。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基础各异并且只认为过公共英语四六级就是最终的胜利,同时教师的教学建设思想还是在按老传统教,认为只要学生成绩高,只要学生能把单词记牢,课堂其他的环节都可以省略。教师并未对提高学生实际的应用能力加强认识。所以方法单一、枯燥,促使如今的大学英语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而沈阳城市学院所提出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正是为了弥补这一教学现状,所以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境、仿真、模拟或自制教具,实现教学环境的情景化,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分组讨论、现场展示、项目制作等实践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并且在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课后做认真的复习,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查阅资料,促进自主学习。
根据这一标准,本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教学目的,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并不是那么的乏味,课堂学习也可以丰富多彩,趣味多样。并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交流能力,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提高自我的英语语言能力。
四、 教学过程
作为一名教学,特别是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讲授一名语言这样简单,我们肩上担负的是通过语言传播西方思想,缩小中西文化代沟,让学生们通过学习这门语言,了解外面的世界,提升自我修养。因此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的各项要求执行,认真管理课堂各项秩序,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言传身教”。
五、 课程考核
考核对于所学知识的一种评价,应本着测试方法公平、测试手段方式多样、测试内容丰富、测试结果科学的原则。特别是对于语言来说,因为语言是一门工具,这门工具不仅涉及到的是书面阅读,还涉及到了日常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大学英语采取“过程考核”、“期末考试”、作品等多种考核方式。其中过程考核反应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所以本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过程考核分为10类,分别为“作文”、“翻译”、“口语”、“听力”、“单词测试”、“随堂测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小组展示”及“出勤和课堂表现”。期末考试作为全校性的学期测试,则统一为机考测试。
六、 总结
在学校国际化办学的理念指导下,本人在大学英语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对于国内外其他院校文化背景的介绍,目的在于希望我校学生在未来有机会走出去看一看,这样不仅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个人的修养。同时本人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积极关注国内外教学形式、方法及考核方式有特色的地方,希望有朝一日也会对自己的英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成就自己的特色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却需要有一种自我认定及相信自我的能力。课程质量评价不仅是对我们一线教师的一种认定标准,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在被评价的同时如何自我评价,想要成为一名被学生认同的师长,首先需要做一名可以自我认定的教师。随着学校日益成长,我们也应追随大的脚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改革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善华 (Li, Shanhua). (2007). 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青海师专学报, 第2期.
[2]庞继贤,吴薇薇 (Pang, Jixian& Wu, Weiwei). (2000). 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第6期.
[3]严惠萍 (Yan, Huiping). (2006). 探析英语阅读课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新余高专学报, 第6期
[4]王升 (Wang, Sheng). (2007). 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5]孙晓燕 (Sun, Xiaoyan). (2005). 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