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静:基于《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对实践化教学的阐释浅谈对专业英语教学的理解以及实践

作者:来源:时间:2015-11-23

基于《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对实践化教学的阐释浅谈对专业英语教学的理解以及实践 

摘要:本文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今职业需求,并基于《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对实践化教学进行深入探索。作者以《笔译单项实训(外贸合同)》这门课作为实践和探索基础,深入进行实践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总结出课程实践化教学的目标定位、教学文件和资源的使用情况、教学方法的采用、职业情境的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等,为我校进一步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质量评价;实践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建立科学恰当的课程质量评价细则是改善学生课堂表现,提高高校课程质量和实现实践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外高校在课程质量评价过程中,强调课程评价的多维度、个性化和多样性,以构建严密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我校以“实践化教学”为依托,建立了适合我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适合我校特色的《课程质量评价细则》。作者作为我校语言文化学院专业外语教研室的一名教师,认真学习了《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积极探索实践化教学真谛,并结合自己四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笔译单项实训(外贸合同)》课程的理解和教学经验,总结出适合专业外语教学的课程实践化教学的目标定位、教学文件和资源的使用情况、教学方法的采用、职业情境的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等,希望可以为我校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1.课程建设思想 

《笔译单项实训(外贸合同)》属于英语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实训课。授课对象为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本课程是岗位能力形成的支持课程,设立在岗位能力形成的第三阶段。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外贸合同的英汉互译能力。通过系统学习外贸合同的种类、格式、特点以及外贸合同的惯用词汇、短语、句式等知识,让学生在不同商务情境中应用所学商务文书的基本知识,对外贸合同进行模拟翻译操练,从而提高学生应对不同外贸合同类型翻译的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从事翻译岗位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本课程的课程目的与徐伟浩老师对实践化教学的解读刚好一致,也就是说,对本门课程进行实践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作者基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结合《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和对“实践化教学”的解读,形成了以下思路。

2课程目标 

根据《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教师所教授课程应能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专业岗位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本门课的教学目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并仅仅围绕本专业的岗位能力进行培养。

《笔译单项实训(外贸合同)》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以下能力:商务相关术语掌握能力; 

中英阅读能力;中英写作能力;可转移能力目标。 

其中,可转移能力指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这要求学生有迅速查找信息的能力以及在大量信息中迅速定位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每个学生在获得信息后需要将所有材料汇总,这将不断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总结和展示能力。

3 教学过程以及方法

3.1 “翻译工作坊”的建立 

教师将在本门课程中应用“翻译工作坊”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独立翻译活动与学生之间的协同探讨结合起来。学生在独立翻译时可以学会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解决翻译问题以及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此外,在与其他同学的协同探讨中,他们可以从对方或他人那里吸取优点,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品质正是学生未来需要的生存技能。教师会在课程中安排学生展示以及阅读相关材料的机会,这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和表达。

 “翻译工作坊”教学的主要理念是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的亲历者,这刚好于“实践化教学”的理念相符合。学生只有亲历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才可能在活动中得到真知和情感感受与体验。其实质是对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下教师“中心”地位和学生“被动”地位的一种颠覆和消解,是对平等价值主体的追求,是现实“授人以渔而小是授人以鱼”的一种有效手段。“翻译工作坊”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实践中习得翻译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对高校翻译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本课堂中采用“翻译工作坊”模式进行教学时,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

首先,教师介绍教学内容、翻译任务及要求。比如:在讲到商务合同的翻译时,要求学生翻译某公司的贸易合同资料,要求将该资料翻译为英文,译文要求准确、流畅,文风体现广告语的特点和风格。

之后,进行分组翻译。将班内所有学生根据自愿及便利的原则,组成若干翻译小组,每个小组即形成一个翻译工作坊。每组成员不超过5名。根据翻译任务,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有译员、审稿人员及校对人员。小组成员间首先讨论合同语言的特点及文风,针对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通过课上讨论、课下网络沟通平台、网络查询等方式协商解决,形成最初的翻译版本,之后交由审稿人员对初稿进行审查和修改,经过几次修改后交由校对人员形成最终翻译版本。

接下来,进行翻译成果展示。在这一阶段,各翻译小组可以利用PPT等手段展示该小组的翻译成果,同时展示翻译过程中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作用及意见。重点展示值得探讨的问题。

接下来,小组间进行评价。在翻译成果展示结束后,其余各小组要对该小组展示的译文进行评价。这时各小组成为翻译工作坊的成员,重复第2步和第3步,最终形成一个全班(一个大工作坊)认可和最终译本。

最后,教师对工作坊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对全班学生最终提供的译本进行评价,重点阐述学生翻译过程中的困惑,对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进行点评和解答,鼓励学生对参考译文发表意见和看法。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对每个小组的译文进行评价,还要对小组内各成员的表现(包括翻译能力、积极性、主动性、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技能、责任意识等)进行评估。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翻译能力,适应市场需要。

通过上述五个环节,教师在翻译课堂教学中可以模拟出与真实翻译场景相类似的翻译工作坊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不再占主导地位,其主要职责是任务的布置者、组织者、监督者、管理者和协调者。在这种模拟的工作坊环境中,学生可以体验较为真实的翻译场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市场做好心理准备。这也正是《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所阐述的课程建设思想。

3.2 基于网络的翻译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应用,传统的翻译教学已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无论在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方面都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而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以互联网为重要载体的信息时代,经贸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是拘泥于书本已经不能满足当今要求。因此,在本门课教学中,教师将笔译教学和互联网为依托,强化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软件提高翻译效率的技能,真正把翻译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切身体会翻译理论和技巧,增长才干,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强化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询所需信

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语料库;引导学生登陆网站翻译论坛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翻译工具。根据这个要求,教师要求所有学生上课要带电脑。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正确应用互联网。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和实践弥补了翻译课时不足和实践较少的缺陷,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白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学生通过翻译网站进行练习,加深了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借助于网络的翻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译文的准确度,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翻译公司实习 

     为真正意义上响应徐伟浩老师《关于实践化教学的讲话》的主要精神,教师鼓励学生真正走到工作岗位,到翻译公司实习。翻译公司的实习经验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提高,准确发现翻译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考虑到学生的翻译水平,鼓励学生先到小公司实习,例如淘宝网上的翻译公司,成功几率会大大提高。同时,在实习初期,鼓励学生利用“翻译工作坊”这种模式,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同时实习也可以使学生扩展知识范畴。

3.4 作业的改革 

作业主要有三方面的改革,第一是选择权的移交。这里的选择权指的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即给学生布置任务时,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选择空间,让他们能够并且愿意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例如,在本课程中,会涉及到多种外贸合同的翻译,在布置作业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课堂展示。

第二是形式多样,例如:单独作业,翻译工作坊,课堂展示,资料收集,材料总结分析,公司实习任务。

第三是以个人和小组两种方式来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单独分析,以及讨论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化考核方法

为响应《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对于课程考核的要求,教师规定本门课程的总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比例分配如下: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平时成绩包括笔译作业,翻译工作坊任务,翻译公司实习情况,小测验,课堂展示,课堂表现,出勤情况。期末考试采取笔试,试题库方式。

期中,笔译作业10%,翻译工作坊任务30%,翻译公司实习情况30%,小测验10%,课堂展示10%,课堂表现5%,出勤情况5%。总成绩为40分。

结论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会应用“翻译工作坊”, 基于网络的翻译教学,翻译公司实习,以及对作业进行改革等方法来进行本门课程的实践化教学。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外贸合同英汉互译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游刃有余的应用到所学知识。因此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对实践化课堂教学的探索以及《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可以让《笔译单项实训(外贸合同)》课程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杰出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