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浅谈基于情境构建的口译教学方法
作者:来源:时间:2015-11-30
浅谈基于情境构建的口译教学方法
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商业或是文化领域,国际间交流都愈加频繁,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口译工作。然而,高校中传统的口译教材又以政治外交口译和高端商务口译材料为主,教学时很难做到“接地气”,以致学生在毕业后若从事口译工作,会发现其与课堂教学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口译教学中,只有建立基于情境建构的口译教学观才能培养与职场需求接轨的实战型口译人才。笔者认为,既然口译教学与培训以服务社会需求为目标,就必须选择职业化培训模式,因此,笔者在本学期的口译课堂就是基于情境构建进行教学行为实践。
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对我校英语专业(口译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准确的定位。由于实战经验薄弱,因此可进行的口译活动主要包括展会翻译、陪同口译和简单的会议口译,大多为欧美的独资公司及合资公司服务。
然而,三年级的口译方向的学生虽然已经面临就业,但是对未来的潜在雇主、口译服务市场及口译行业的标准和规范都不甚了解。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多元动态的评价系统,包括职业化意识、表达的通畅性、发布信息的全面性及准确性。将课堂训练视为口译实务现场,严格执行职业化规范。
如何构建情境,下面就以交替传译的第二学期课堂进行具体说明。
第二学期的交替传译课堂主要分三个环节:
环节一:考察学生对国内国际新闻的英文复述能力,督促学生了解身边的时事新闻,作为课堂热身。
环节二:由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口译任务,如2015年10月19日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受邀在央视《开讲啦》发表的关于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演讲。学生译员首先要对情境进行分析,包括口译任务发生的时间、地点、发言人、听众、主题领域、口译工作模式及现场情况等等;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并点评。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演讲者是真实的,语言是地道的,学生既能从中学到准确的表达方法,也能将口译的技巧融入其中进行巩固训练。但是所使用的材料难度会比较拔高;由教师播放视频,现场气氛不够真实。
环节三:学期初,将学生分组(每组2-3人),每组选择一个全球500强公司,对选择的公司进行背景调研,主要对照分析该公司的中文及英文网站,选择一个切入点,在课堂上,以视频及PPT为辅助手段,将搜集的材料,以产品发布会、招商会、招聘会或采访的形式呈现,创建口译实务现场。模拟实战前,演讲者会将口译过程中遇到的重点词汇进行讲解。也会播放要介绍的公司的官方宣传片,让观众对背景知识有所了解。现场至少有两个发言人,一位发言人用汉语介绍,每介绍2-3句,即由下面同学观众进行口译;另一位发言人用英语介绍,其余过程同上述。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在口译任务前进行准备,也对未来的潜在雇主进行了初步的调研。译中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演讲嘉宾和听众的帮助下呈现一个真实的口译情境现场,展示正常交际的双方,展现现场的紧张气氛;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口译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情境,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养成职业素养。由于本次口译活动的工作模式设计为交传,因此要求学生全面展示职业化训练的成果,如非语言因素(行、立、眼、面、手、声)的意识、口译技巧的训练、主题知识的掌握等。在译后阶段,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以关注个体发展为主,每堂课都能对大部分同学进行针对性点评,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尤其要给予帮助,鼓励他们更加努力,争取以勤补拙。
经验证明,境构建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这种形式保证了课堂情境化教学的与时俱进,由于内容生动活泼,也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本学期将由学生根据16个跨国公司(包括达能、百达翡丽、星巴克、波音、迪奥、欧莱雅、安娜苏、上好佳、尼桑、英国石油、美津浓、历峰集团、约旦皇家航空、索尼、强生、三星)进行课堂口译情境模拟项目。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选择介绍的公司,有三组同学选择了化妆品行业,今后可以提前将行业分类避免重复,提高项目的多元化,增加学生对行业的了解。
根据沈阳城市学院的情境化教学实践理念,基于情境建构的口译教学观可以为确定教学目标提供直接的指导,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标准。基于情境建构的口译教学观是从译者素养角度以内容、过程、效果为核心的口译教学理念,将口译教学的社会功能与学生认知心理路径、口译教学的实际效果相结合,形成了指导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效果评价的基本概念框架。在口译情境中学习和训练可以真实映射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现实,充分体现口译实务情境中的真实性、现场性、信息性及功能性,有效缩短教室与职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