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艳葵:浅谈我校课程质量评价与实践化教学的一点体会
作者:来源:时间:2015-12-11
浅谈我校课程质量评价与实践化教学的一点体会
毕艳葵
沈阳城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我校的课程质量评价是我校推进教学改革,进行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使学生由被动学到“自主学,动手学”,[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培养而制定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是我校对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核心环节。本文为我对我校的课程质量评价与实践化教学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课程质量评价,实践化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说:“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道”。教学质量观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及其质量优劣程度的总体认识,是教育目的观、人才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它引导和规范着教学质量全过程,也对教学管理的行为模式和运行过程起着导向作用。[2]因此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我校作为一所“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型新兴大学,为实现我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教学质量是我校教育生存的生命线,是保障和提高我校建设与发展的主题,尤其是转型后的高等教育,更是向技能型和应用型发展。我校的课程质量评价就是在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职业需求,围绕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而制定。
一、课程建设思想
课程质量评价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科学地设计课程内容,创新和整合不同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不再拘泥于一本教材或同类知识之中,而是直接服务于专业能力培养需要,将课程进行建设整合,以达到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如何实现培养目标,就是要建立和实施完善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课程质量。课程质量评价的实施就是要唤起全校老师对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高度重视,真正从每一门课入手,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研究考核办法,最终构建起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可转移技能的实践化教学体系。[校长按语]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针对所教授的每次课都要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体现出“教”与“学”这两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即精确的阅读与迅速地获取知识的能力,流利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准确的数据分析能力”[1]的四个可转移能力,最终构建起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可转移技能的实践化教学体系。
二、教学文件与资源
教学文件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是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教学大纲,就不能对每门课起着直接有效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进行多种媒体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精心编写教案是备课的一项核心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书,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料。
教材建设滞后。学生学习所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的理论依据。但是,目前我们使用的一些教材内容滞后,例如《建筑施工》教材多是介绍传统施工工艺,而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内容很少,甚至一些已经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技术都未在教材中表现。传统教材内容繁琐,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各章节理论偏多、现实案例很少,学生的实践脱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练。就如麦克斯总裁王伯庆说的“学的20年前的教材,毕业后要设计iphone”,怎么可能?所以在教学过程,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采用“项目驱动,理论+实践”“案例指导,理论+实践”模式编写能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要求的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专业核心教材,才是符合我校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材。
三、教学方法
在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下,那种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创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可能是“次品”甚至“废品”,要使之成为“合格品”和“优质品”必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
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学核心,重排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的实用性。
在我教授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这门课程时,准备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1)“立体化”教学法
基本概念、设计理论以课堂讲述为主,配以模型、施工图纸,使学生做到“实用型”;对难以理解的施工技术、工艺等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动画等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运用视频,如有条件可使学生在课堂上犹如进入工地;对新技术发展及其他信息量较大、而仅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则通过多种媒体给学生做简要介绍,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又可得到大量的技术信息,拓宽知识面,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提供更多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设计方案讲练结合”教学法
要求学生完成对应课程模块的实训任务,以学生练习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书与引导,精讲多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动手学”,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项目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案例,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思考的能动性
(4)工程项目模拟教学法
在校内,把“工地”搬进教室,模拟施工地场景进行实训,使学生未进工地就感受到工地中的技术氛围;有条件时,到校外,把“教室”建在工地,任课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使用人才的良性互动。“用得着,留得住,干得好”,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这就将在理论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实践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因为只有实践的方法才能改变师生的主客体地位,只有实践的方法,才能为学生创造“主动学,动手学”的机会。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在实现教学目标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的严格管理,创建良好的教学秩序。所以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点。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既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也是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在考核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这种根据课程特点,通过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更能体现出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之,课程质量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严肃的工作,它是以教师在其教学活动过程为主要评价对象,其作用是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我校实施的课程质量评价工作,一定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即将成为我校系统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的组成部分。
我认为课程质量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利用课程质量评价这一方式,来促使教师和学生向职业技能型教育积极转变,才能使教学质量提高,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才能使我校建设成一个“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型大学。
参考文献
[1] 徐伟浩,校董事局主席,《自主学动手学》关于实践化教学的讲话摘要,2013年9月~2013年12月。
[2] 王章豹,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09。
[3] 于存雷,《自主学动手学》关于实践化教学的讲话摘要,[校长按语]。
[4] 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细则》。上一页: 娄美华:课程质量评价改革推动人才培养
下一页: 刘涛:浅谈基于情境构建的口译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