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笑:全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来源:时间:2016-03-22

全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研究 

谭笑 

(沈阳城市学院  影视传媒学院) 

摘要:全媒体在多方面实现了媒介的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媒介运营理,这种运营的方式可以跨平台,多角度互动,实现信息的全方位覆盖。它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全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方式,对传统媒体的形成一定的冲击,《新北方》栏目做为辽沈地区新闻节目的领跑者,也在原有的传统媒体的优势上进行改造,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积极探索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制,是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全媒体  新闻栏目 趋势  人才培养

在当今社会,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在许多方面实现不可逆转的融合,新媒体平台不断产生, 形成一种新的媒介运营理,这种运营的方式可以跨平台,多角度互动,实现信息的全方位覆盖。

本文以辽沈地区电视民生新闻第一品牌《新北方》为例,探讨全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研究。试分析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方向,以及全媒体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类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中频频出现一个名为“全媒体”的关键词,然而,“全媒体”究竟该如何定义,学界至今还没有人下一个准确的解释。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

全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方式,对传统媒体的形成一定的冲击,当然也包括电视新闻栏目。

《新北方》是辽沈地区新闻节目的领跑者,主打产品就是个性张扬的民生新闻。更趋民主性的新闻姿态,更人性化的新闻速递;更平民化的新闻解读立场,零距离贴近受众,让新闻回归本质,使其在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并深受受众欢迎。新媒体这种新的运营模式的出现,对《新北方》同样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该栏目在原有的传统媒体的优势上进行改造,整合各对于中国电视新闻而言,同样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跨界融合,实现共赢。电视新闻栏目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单一的媒介传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媒介的跨界融合是当今传媒业的发展方向。电视新闻栏目在原有的电视媒体上的播出方式,虽然不能适应这个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但是本身还是具有还有着自身的优势:电视媒体在广泛的人群中还有相当的影响力,有相对稳定而庞大的用户群,这些用户群的忠诚度能够有效转移,对于栏目的传播形式改变可以快速适应;传统电视媒体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团队以及相对较为雄厚的资本实力,在播出的方式上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自身的资本及商业资源,与原有传统媒体及新媒体跨界融合,可以再在传播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实现媒介的跨界共赢。

内容提升,24小时在线,组合呼应,全面覆盖。目前电视新闻栏目越来越多,在电视栏目化的同时也向频道专业化发展,各省市的新闻频道也不断的涌现出来,电视新闻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新北方》作为电视新闻栏目传统媒体的代表作品,打造自己栏目的品牌特征,栏目定位于个性张扬的民生新闻,吸引固定受众群体,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同时电视新闻栏目也顺应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与报纸、广播、互联网、手机终端等多渠道融合,力求多角度、多侧面的展现新闻内容。

SNG卫星直播技术是发展日趋成熟,可以对突发或者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快速、稳定的现场直播报道,是电视新闻栏目传播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在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新北方》对于突发事件及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事件,都会才采用SNG直播的方式,如每年元宵节的游园会都会做主题性现场报道,在栏目中通过主持人播报、现场的连线对现场情况进行报道,同时通过网络论坛的参与互动,对新闻进行深入的报道,获得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在不断提升新闻内容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新闻热点的的24小时在线讨论,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组合呼应,实现新闻传播的全覆盖。

受众积极参与,虚拟双向互动。新媒体的出现为电视新闻栏目的互动提供了可能性。新媒体可以提供多种信息交流的模式,电话、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都为电视新闻栏目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提高了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改变了原有的单方面接受信息的传播方式。观众能够积极参与到自己喜欢的话题中,表达自己的想法。目前,多数的电视台都已建设自己的官方网站,电视栏目也设有自己相应的官方微博,受众可以在网站,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真正实现电视新闻栏目的虚拟双向互动。

我们以微信为例,微信是现代一种快速的即使通讯工具,它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显示实时输入等功能,截止2014年6月微信的活跃账户数量达到8.29亿,微信等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同样可以应用于电视新闻栏目的传播过程中,在微信的公共服务平台现已经设有《新北方》账号,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关注最新的新闻动态、天气预报,可以向栏目提供线索,参加栏目举行的周年活动等等,实现新闻的实时互动,新媒体的日趋成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对于信息的接受方式,改变这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对电视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方式。

全媒体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已经迎来这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相融合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培养全媒体时代人才是我们传媒专业教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在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传播人才应该具备的不仅仅是具有单一种类能力的传播人才,一名合格的新型传播人才,不仅仅要学会使用电脑、相机、录音笔、摄像机等常规采访设备,还应掌握博客、微博、QQ等网络平台,能够综合运用快讯、消息、特写、通讯、视频、专题、博客、微博等各种新闻表现形式,能够在现场就融合信息、策划选题,通过媒介融合优化传播效果。在全媒体时代培养传媒人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经验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这样是我们培养传媒人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新媒体传播人才的培养者,要积极探索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制,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传媒行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准备好做一名全媒体记者,李景中,[J]青年记者,2010.7

2.全媒体时代对广播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张蔚,[J]中国广播2011.2.

3.全媒体时代的全媒体人才生成,谭彦德,[J]军事记者,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