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琛:对于专业英语课堂上分组教学的探索

作者:来源:时间:2016-05-23

对于专业英语课堂上分组教学的探索   

 李睿琛 

               

摘要:在教育不断改进的浪潮中,一味地采取简单、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以及远远不能适用于课堂教学。课堂上同学们一直处于被动的接收地位,这样久而久之便会令学生们丧失探索思考的能力,而成为“拿来”主义。分组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在与教师的课上和课后的多次交流中,师生关系会变得更为融洽。

关键词:专业英语 分组

分组的必然性在现代教学中已经非常明显,而且这样的趋势会更符合大学生英语课堂。以本学期我所教授的《英语小说选读》课程为例,我采取了如下分组方式:

分组教学方法1:Presentation 预习成果的展示

采取开学初自愿分组原则,做针对每一章节涉及到的作者和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剖析。根据学生数量50人,总共分为8个小组,每组平均6人。注: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到班级前将自己负责的板块展现给同学们,这样避免了部分学生依靠其他组员的心理,同时因为有了展示的机会,在公众前演讲的能力也随之提高。由于每个人展示的部分都要事先有明确的分工,并且与该题目相关,而且自己的表现会影响到全组的成绩,所以学生在设计自己的展示部分时,会格外该部分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分组教学方法2:Discussion 课堂讨论

采取课堂随机分组原则,该部分主要讨论课堂中出现的一些话题或者问题,由邻桌的5人左右组成一个小组,然后请各组成员各抒己见。而在与组员合作时,同学们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兼听则明的内涵,在讨论过程中碰撞出更多新颖的观点。该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分组教学方法3:Demonstration 佳句整理的展示

采取同学们自愿分组原则,平均4人一组。由于是小说分析课,所以同学们在课前一定要找到自己比较欣赏的10句并且予以翻译,这些任务都写着作业本上,而且建议同学们抄写的英语原句和翻译的句子使用两个颜色的笔,起到一目了然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起到了监督和督促同学们是否预习以及预习效果的作用。课堂上组员之间分享并且分析彼此的佳句,然后由来代表该小组的观点。根据每周的作业,同学们在自己的整理笔记上摘抄出每单元文章里,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佳句。该部分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小说鉴赏能力。

教师在分组教学中的角色

分组教学改进了多年来教育界比较普遍的一言堂现象,将会有效提升班级的教学质量。此时,教师不再是课堂乃至该课程的主宰者,而只是学生们的引领者和监督者。这样的身份转变,并不意味着班级的发展形势完全掌控在学生手中,教师失去了指导作用。当学生对于课程出现片面的或者不完全理解时,教师完全有责任和义务予以及时的纠正。

学生在分组学习中的作用

分组之后,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公,这样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表现,课前和课后都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学习。由于有了合作,同学们就会摒弃掉不好意思请教同学的想法,相反会组织多次激烈而有见解的讨论,这无疑为他们未来能够在工作岗位中与他人合作奠定了基础。而且,无论在哪种分组形式中,由于没有了组长一职,同学们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免去了那么多的拘束。

分组教学引发的思考

分组教学的模式固然对教学效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正是我们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们应该及时发现并且尽快解决的方面。1. 由于是英语课堂,可能在彼此交流中,大家会不自觉地使用母语—中文来沟通,而基于该状况,任课教师在课堂讨论环节应该深入班级并且参与学生们的讨论,适时使用一些英语表达来启发他们的思路,并且逐渐养成用英语来思考和表达的习惯。2. 在课堂讨论中,由于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的思路会溜号,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及时发现,并且带回该题目中。这样又对教师安排讨论的话题和时间的掌握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许佳.“合作、活动与交流”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3,(4).

[2]盛群力.合作学习的创新特点.全球教育展望,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