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关于应用型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究

作者:来源:时间:2016-06-15

关于应用型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究 

沈阳城市学院 语言文化学院 陈瑜 

【摘要】本文依据应用型大学的英语课程标准,针对应用型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应用型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思路与途径。旨在促进应用型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形成,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应用型大学旨在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综合型及应用型人才,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应用型教育。应用型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教育,在社会竞争中才更有公信力和发展潜力。

针对应用型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教学而言,应遵循“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型大学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依旧存在着与应用型教育理念不相协调的一些环节。

  

1.目前应用型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学生生源杂,英语基础相对较弱

由于应用型大学的生源比较杂,大部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在听说训练上更是不足,大部分学生英语词汇量也比较少,所以许多学生缺乏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忽视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校内考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缺乏明确的认识,导致毕业走向社会之后,英语应用能力明显欠缺。

1.2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与英语应试教育的传统方式存在矛盾

由于学生缺乏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认识,对英语的学习在应试教育方式的惯性作用下形成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单纯追求考试及格率等学习习惯,丧失了创新能力,也不能将英语很好的应用于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中。

1.3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多数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都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被讲授,所有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接受几近同样的基础英语教育,大学四年学生学的东西与高中无异,除了多学了一些单词,了解到一些英美文化,几乎没学到什么东西,由于与专业无关,学生也不甚重视,甚至很多学生直言,大学英语就是吃老本,大学毕业了,高中英语老本也差不多吃完了。走出校门后才发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我国学生的英语现状却是学了十几年,真正用时却无法发挥其价值。由此可见,造成目前就业难的问题并不是市场的人才需求量小,而是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2.应用型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之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思路的探究 

2.1端正应用型大学的教育理念

应用型大学担负着为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就英语教学而言,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英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职能,为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尽职尽责。教师在实际教授过程中,需要切实贯彻应用型大学教育理念,教授内容应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应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关,真正实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就学生而言,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对于自身要有合理的定位。要对英语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2.2充分发挥毕业生反馈功能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情况,学校可以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追踪。针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反馈,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减少英语教学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求职竞争力,优化学生整体就业率。

2.3增进应用型大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应用型大学之间的交流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通过院校间的相互学习,可以更合理地统筹教学资源。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探讨应用型英语教学的理念与观点。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探讨方法与策略,达到强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的潜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满足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2.4遵循校企结合原则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忽视学生所学专业,普遍采用相同的教材进行相关教学活动,造成了学生所学内容与就业岗位需求脱节的被动局面。对于英语基础普遍较弱的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的状况,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保障学生所学英语与专业需要相一致,应用型大学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应围绕学生的专业需求而展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应用型英语教学可以通过校企结合的形式,对教授的英语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所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在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链接的同时,提高优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3. 应用型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改革 

3.1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应用型大学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英语基础普遍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反馈。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惬意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的给予表扬与鼓励。对于学生的不足,及时的给予耐心的指导。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3.2 讲授内容与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相结合原则

学生应用能力的形成与必要的英语知识密切相关。教师在讲授必要的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营造与学生专业相匹配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在情境中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应用英语的意识。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可以通过开展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了学生英语知识在专业方面的应用。

3.3 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

在注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同时,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可以通过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的方式,对于学生的综合表现尤其是英语应用能力进行测评。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多参与、多表现、多应用”。不可否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不能过分的追求过级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敢于展示自己的学生,教师应给与及时的肯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奠定基础,为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创造条件。

3.4 充分利用英语第二课堂

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力结合。在注重课堂学习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英语活动,强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比如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模拟面试的场景;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针对面试环节去思考、去挖掘相关的英语表达。此外,还可以通过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文电影配音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丰富的课外英语活动在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挖掘巩固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现由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到英语应用能力的转变。

4.总结 

在国家推动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形势下,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应用型大学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从社会需求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贯彻“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指导原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运用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律环,构建与自主学习相适应的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教育部高教司,应用型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周海燕,应用型英语现状及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英语课程改革分析【J】,教法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