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小组活动中的体现

作者:来源:时间:2016-06-28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小组活动中的体现

王博

摘要:小组活动教学模式本着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学习这个理念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通过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论述其在小组活动教学方式中的运用体现。

关键词:小组活动、学生为中心、个体发展

一、引言

对于英语学科教学来说,因为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依靠互动交流来达到熟悉掌握的程度,所以需要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活动。同时英语专业教学由于大班授课对于整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小组活动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所青睐。教师通过运用小组活动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效度,从而使全班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为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参与课堂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语言知识,并且在老师和学生都参与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语言。

二、“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

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理论的人本教育思想把培养完整的人作为教学的目的。他认为人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的、过程中的、有创造性的人。因此该理念认为教育的过程应是重视意义的学习。同时他认为,学会学习是教学过程的重心。在教育的过程中,帮助个体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会使得个体能够更加有建设性地应对“现实世界”,学习过程的实现不是只凭借传统的以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来实现的,而是要创造出一种学生们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所以说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学生的内心,从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力。

三、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堂活动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在学生与他人讨论时,小组活动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学生互动频率和降低学生焦虑感,是学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互动学生并掌握所学知识。

小组活动在英语专业中的应用表现为教师按照一定的原则把班级内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按照所授课程的特点组织教学,开展小组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充分的参与其中,在成员间的相互协作下,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从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英语专业课的特点,组织小组活动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最终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

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要注意从学生的现有能力及其学习兴趣出发组织小组活动教学。克拉申(1981)认为,当语言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语言输人略高于他的现有语言水平时,习得才能被促成。因此让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与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组合搭配,让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际处于一种相互促进的状态,通过意义共建来增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同时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不断的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积极变化组织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一个可接受并轻松的氛围下参与学习。

四、结语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于英语专业的教师来说,小组活动教学方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教师有效的组织教学,但也不一定适用于英语专业任何一门课程中。因此则需要教师们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的认为小组活动很有效而肆意的乱用小组活动来组织教学。所以说小组活动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一定适用于大学英语专业的所有课程。它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速了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他们语言习得、内化的环境,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它也会碰到一些问题,这就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庞继贤,吴薇薇 (Pang, Jixian& Wu, Weiwei). (2000). 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第6期.

[2]Richards, C, J. (2005).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王升 (Wang, Sheng). (2007). 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