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爽:浅析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法语)实践化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来源:时间:2017-03-13

【摘要】:第二外语(法)是我校为了让英语专业学生在具有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自己所学的专业范围之外有一技之长,在今后就业和考研中获益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本文从实践化教学模式出发,主要探讨了第二外语(法)课程在课程模式及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第二外语;实践化教学;课程改革 

  

1.引言 

  

第二外语(法)课程是我院英语专业辅助课程之一,是根据我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紧紧围绕英语专业(无方向)岗位能力设计课程内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知识能力;让学生在具有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第二外语能力,在自己所学的专业范围之外有一技之长,在今后就业和考研中获益,旨在提高学生的3级能力——第二外语知识能力。提高学生公共法语四级的过级率,争取达到外语专业院校过级水平。(力争让学生经过两年的法语学习,可以达到参加公共法语四级的水平,并通过考试,顺利拿到证书。法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欧洲学习标准B1水平,对今后的就业,考研,以及出国留学方面提供便捷条件。)为适应社会需求,本课程还适当考虑对现行各种考试试题的介绍,如“大学法语四级考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人事部职称考试和法国TCFTEF考试”等。同时,本课程是法语基础课程在高层次上的延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说读写译能力,使学生能以法语为工具,获取所需的信息。扩大词汇量,并巩固基础语法知识。通过对法国文化的学习,拓展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提高文化素养。为了让学生达到“自主学,动手学”的目标,改变传统第二外语“一言堂”式的单一教学,通过课程模式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第二外语能力,因此对第二外语(法)课程的实践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具体改革内容 

  

2.1 课程模式改革——任务型实践化分组教学 

  

由于我们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只接触过一门外语——英语,因此,他们对于其他的语言基础为零。如何花时间,让他们迅速的提升语言学习能力,这也是老师们需要考虑的。这也要求我们的课程内容设置不要过于单调,这样,“填鸭式”教学法,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所以更不能运用到语言教学中。但是,由于法语作为一门新的语言,尽管和英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本身语法较为严谨,学生们还是觉得需要花很多时间让老师讲解,但是现行课程模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很多情况下,第二外语(法)课程,都是老师一人在讲解,无法与学生达到有效的互动。 

由于课上的大部分时间,是由老师一人在讲解,课程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法国,乃至欧美文化了解的需求。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占据互动中的主导角色,决定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节奏、课后作业等。学生们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当然,教师也会酌情参考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对教学做出适时调整。 

但总体来说,教师对学生面对专业学习时的具体心理感受和想法尚缺乏全面及深入的了解。但是,学生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的受众群,更不能忘记他们才是整个法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了解他们的想法、评判、期待并将之纳人教学的制定和调整,必将对提高整个教学效率和提升教学成果起到推动作用。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初步的听、说、读、写、译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以语言交际为目的,使他们通过学习能用外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为进一步提高法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因此,本人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了学生们对法国文化了解的需求,在2014-2015年度,在英语专业教研室,首先展开第二外语(法)的分组教学改革,下发分组任务,将教学班全体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8人,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以PPT展示的形式,介绍法国文化。学生分组做PPT展示,每学期做两轮PPT展示,主题为:1)法国文化;2)法国文学。这样,就将课堂的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而打破了“一言堂”——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通过这种互助学习,达到了文化学习的目的,这种分组教学模式,收效非常明显。 

此外,在2014-2015-2学年度,本人积极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参加了《全国高校微课比赛(辽宁省赛区)》并获得文史类三等奖。我觉得微课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推广到我们绿岛校园。通过教师录制微课,建立全校微课平台,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各门课程进行学习。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网络课程学习模式的建立,这无疑会增添我们学校在互联网方面的实力与特色。 

  

2.2 课程内容改革——加入以提高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实践化法语课程(商务法语、酒店法语、旅游法语等专业性较强的法语课程教学) 

  

目前我校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法)课程安排在第五和第六学期,课时为周4学时,教材为《新大学法语1》和《新大学法语2》。就开课年级来看,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三年级开设第二外语(法)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学年。相对于其他大学来讲,我们学校开课时间过短。其他本科院校,比如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在本科生入学第一年就开设了第二外语课程,开设时间为两学年,每周4学时。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得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打下坚实的二外基础,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有足够的能力来参加大学法语四级考试。但是以我校目前对于第二外语的课程设置来看,学生不仅无法完整的学习完法语语法知识,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巩固语音基础。这样来讲,学生无法完全在第二外语上获益,而大学法语四级证书,目前已经逐渐成为英语专业学生报考公务员,或省市事业单位的一项必备的条件了;而且就英语专业的就业来看,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证书已经不是衡量一个英语专业学生是否优秀的必备条件,我校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如何拓宽学生们的就业面和就业思路,如何体现沈阳城市学院英语专业的优势?我觉得光靠专四和专八的过级率已经无法完整体现,还必须在第二外语上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因此,在学时设置上,我校二外设置时间过短,开课时间过晚,学生只能在课余时间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学习二外,以备考证的需要,这都成为了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所面对的重要难题。其次,由于课程时间设置等原因,导致了第二外语(法)课程无法体现出课程的多样化。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学习必须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而我校由于课程时间过短,无法在听和说的能力方面给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导致了接下来的环节无法顺利地进行。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大四毕业之后,有很多同学都跟我谈过:在大学四年时间,没有好好学习第二外语,导致自己在就业时吃亏等等。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呈现出越来越频繁的趋势,英语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已经是必备的一个特长。目前,法国在沈阳设立了法国领事馆,中法之间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广,所以英语专业的学生,有英语基础,学习法语更加容易,这对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是起到景上添花的作用。 

具体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本人计划在两年时间内提高沈阳城市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提高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自己专业范围之外有一技之长,在就业和考研中获益。(将法语二外作为学生公共必修课程,45分钟作为一课时,每周四课时。教材为《新大学法语》1-2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与企业法语》) 

二、提高公共法语四级过级率,争取达到与外语专业院校过级水平。(力争让学生经过两年的法语学习,水平可以在大二时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大学公共法语四级考试,并通过考试。法语水平达到欧洲学习标准B1水平。) 

三、结合沈阳城市实际情况,发挥本校在实践化教学改革方面的优势,与法语相结合,拟开设商务法语、酒店法语、及法国葡萄酒相关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增加学生对法语及法国的了解。 

建议沈阳城市学院与法国商务经济专业专业院校进行交流合作。本人在法国Friant酒店管理学校曾担任过汉语教师,就职期间受到学校校长及汉办领导的表扬,因此可以为中法之间合作办学提供自己的经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2.3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以实践化教学为目的的课程考核模式 

  

为检查教学效果,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应按教学进程表的规定进行学期或学年法语各门课程考试,各学期、学年的考试内容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应着重考核学生应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课程考核方式应遵循国家倡导的“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指导方针,将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相结合,选择既符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又能够考核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因此,第二外语(法)课程考核在改革之后,包括过程考核和结课考核两部分,且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注明,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其中,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40%,过程考核成绩成绩包括:单元测验10次(占总成绩的20%)、课堂表现包括语音语调情况(占总成绩的10%)、课堂笔记及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分组任务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0%),每次单元测验和课堂笔记作业成绩均小于等于总成绩的10%。结课考核占总成绩的60%,目前的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且二者均以能力考核为导向,旨在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可转移能力。 

  

3.结语 

  

对第二外语(法)课程进行实践化教学改革,重点提高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仅可以让英语学生在自己所学的专业范围之外有一技之长,在今后就业和考研中获益,旨在提高学生的3级能力——第二外语知识能力。二、提高学生公共法语四级的过级率,争取达到外语专业院校过级水平。这既符合目前我校提倡的实践化教学改革,能够培养应用型人才,更贴合了我校国际化办学的目标,更能够提高我校外语方面的特长,并能够为我校外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