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质量评价标准

作者:来源:时间:2016-11-24

一、 课程思想 

    观测点: 

    1、课程设置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清晰,课程价值和教学目标明确。 

    2、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兼容性和系统性。 

    3、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和动手学,培养学生的可转移能力。 

    (观测点呈现形式: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案。考核完成时间:开课前和开学第一个月) 

    评价标准: 

    A: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明确,有具体可考核的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知识点与能力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非常清晰; 

    B: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地位和作用比较明确,有明确的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知识点与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比较清晰; 

    C: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有较为明确的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知识点与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清晰; 

    D: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 

二、 课程设计 

    观测点: 

    1、课程能够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出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案,并能够完全体现在各种教学文件之中。 

    2、课程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形成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项目或模块,工学结合、习学并进,达成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 

    3、课程设计能够充分运用实践化教学方式,合理利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课外阅读、课程考试等多种形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 

积极性。 

    (观测点呈现方式:教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指导书。考核完成时间:开学第一个月。) 

    评价标准: 

    A: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项目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文件齐全规范; 

    B: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文件齐全规范; 

    C: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组织设计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文件齐全规范; 

    D: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无教学组织设计,上课照本宣科。 

三、 教材建设 

    观测点: 

    1、形成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校本教材。 

    2、编写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讲义。 

    (观测点呈现方式:教材、讲义。考核完成时间:开课前一个月) 

    评价标准: 

    A:课程形成并使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培养岗位能力、满足实践化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 

    B:课程自编讲义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培养岗位能力、满足实践化教学需要; 

    C:课程选用教材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且能不拘泥于教材,自编部分讲义。 

    D:完全使用统编教材,无任何改动。 

四、 教学过程 

    观测点: 

    1、教师仪表整洁庄重,教学行为规范。 

    2、教学进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3、教学组织管理严格,教学秩序良好。 

    4、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良好。 

    (观测点呈现方式:专家同行听课。考核完成时间:课程讲授过程中) 

    评价标准: 

    A: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要求规范,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 

    B: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要求规范,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较好。 

    C: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要求基本符合规范,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一般。 

    D: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要求不规范。 

五、 课程考核 

    观测点: 

    1、能根据课程特点准确合理地确定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方式可以是小组讨论发言、日常测试、课后作业等,过程考核次数为每学分 2 次,过程考核成绩占 40%;终结考核方式可以是闭卷考试、课程论文、项目(及其说明书)等,笔试考核主要用于检验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做到题库抽题或计算机随机组卷,实现教考分离;项目考核主要用于检验专业能力形成水平,要做到项目具体,标准清晰;课程论文主要用于检验综合能力运用水平,要做到题目、内容、字数、写作规范要求明确。终结考核成绩占 60% 

    2、考核成绩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果,成绩构成合理。 

    3、课程结束后,能及时提交课程报告,对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总结。 

    (观测点呈现方式:试卷、项目作品,成绩单,过程考核文件和期末考核文件。考核完成时间:课程结束后。) 

    评价标准: 

    A:课程考核方式选择合理,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兼备,考核评价客观公正,成绩分布合理,总结及时; 

    B:课程考核方式选择基本合理,过程考核与结课考核兼备,考核评价比较客观,成绩分布比较合理,总结及时; 

    C:课程考核方式选择基本合理,过程考核与结课考核兼备,考核评价不太客观,考核评价成绩分布不够合理; 

    D:课程考核不符合学校规定。 

六、 学生评教 

    观测点: 

    1、教师的仪容仪表是否庄重大方? 

    2、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要求是否认真严格? 

    3、课程作业布置与评判情况。 

    4、课程讲授方式是否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5、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标准是否明确? 

    6、教师课外辅导答疑情况。 

    7、该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及作用如何? 

    (观测点呈现方式:学生评教结果。考核完成时间:课程结束。) 

    评价标准: 

    A:学生评教结果为优秀(90 分以上); 

    B:学生评教结果为良好(80 分以上); 

    C:学生评教结果为一般(70 分以上); 

    D:学生评教结果为较差(60 分下); 

 O 一五年十二月七日 

主题词:课程质量 评价 标准△ 

报送:校内各部门 

沈阳城市学院院长办公室   2015  12  7 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