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三全育人”
作者:来源:时间:2022-05-17
1.安全教育管理全员参与
(1)管理责任者主动参与。
学校要组织协调各部门提高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落实。教务处、学生处组织实验室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责任体系规范制度以及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承诺书的签订,并建立上课教师与实验管理人员分工合作机制以确保人员权责落实明确,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根植教师心中、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编入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实验课程,促进安全教育真正走进教学课程。
(2)实施责任者主动参与。
专任教师要通过讲授实验安全操作规范、实验相关安全知识和应对实验风险操作步骤来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各学院综合办及各专业教研组应协助实验室管理者和实验室授课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对实验室及实验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关安全等级。实验室管理者应做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制度和实验室使用规范的制定并落实相关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实验授课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并全程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
(3)直接责任者主动参与。
学生是实验安全的直接责任者,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操作规范、了解实验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掌握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应急处理操作流程。在思想上重视每次实验课,把握操作环节的步骤规范,确保在实验教师示范和指导的情况下开展课堂实验。此外,学生还应该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不私藏和携带器皿药物等物品离开实验室,强化安全意识履行好安全责任。
2.安全教育管理全过程实施
(1)实验开始前: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要重视实验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做好风险分析研判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安全风险。要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要通过相关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可开展实验室线上安全操作准入考试,经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教师对实验项目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应做好评估,务必使学生明确知晓实验室的危险源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并做好记录工作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
(2)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介绍仪器设备或药品试剂的用途用法,确保规范使用以保障师生安全。
首先,教师应通过亲身讲解和示范来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安全知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实验相关材料,具体可采用播放实验规范操作流程的视频进行演示,同时讲解容易出错的步骤。
其次,对于危险性较高的实验,还应增加安全学习先导课,帮助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仪器设备。此外,教师还应全程关注实验室动态,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失误,保障实验安全有序进行。
(3)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当堂实验课进行回顾总结,引导并帮助学生形成安全操作和风险评估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思考、总结、复盘来提高能力和提升经验。应指出实验过程中学生易忽略的细节步骤,对做得不细致的方面要强调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明确危险源清单并总结相对应的防护措施以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指导学生做好课后实验总结记录并反思复盘从而提升实验安全操作的能力。
3.安全教育管理全方位开展
(1)建立实验室信息化安全网络平台。
可在学校网站增设符合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内容的平台栏目,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科普、实验安全操作详解、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系统等。借助信息化安全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无纸化安全准入考核和安全知识在线学习等提高师生学习工作的效率,也可实时快速地实现师生互动,使教师在课堂之外也能了解学生的安全学习情况。
(2)组织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培训讲座。
诸如举办实验安全知识讲座、实验安全操作培训、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培训等方式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对于文史哲等专业的学生可开设安全通识选修课来普及基础安全知识。另外,可邀请专家进校园开展实验室安全事故防范及处理的宣讲会,还可举行实验室消防疏散演练活动,组织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演习以帮助学生强化安全技能。
(3)加强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文化宣传。
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可以帮助塑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使师生真切感受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可采取在学生会中设立实验室安全教育协会,做好实验室安全宣传相关工作。还可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学习月、实验安全知识比赛、实验安全征文等活动宣传实验室安全文化来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室安全究竟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