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学期(2018~2019学年上学期)考核工作的几点要求
作者:来源:时间:2018-10-26
各教学院部:
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针对本学期考核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结课考核(正考)不再同时使用两套试卷,改为从准备好的A、B、C三套试卷中随机抽取一套,剩余两套为备考试卷。
二、对课程成绩构成比重略作调整。
课程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结课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理论测试、实验实训、小组任务、个人作业五种形式;结课考核为试卷考试、项目设计、课程论文、操作演绎四种形式之一,各课程可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自行选择确定合适的考核方式。
结课考核成绩权重:试卷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其他三种形式占总成绩的40%。具体要求详见下表:
1、专业课考核
考核环节
|
类型或方式
|
考核次数
|
考核内容
|
权重
|
备注
|
过程考核
|
课堂表现
|
每次课
|
出勤情况、课堂互动情况考核
|
10%
|
必选
|
理论测试
|
每月1次,总次数不少于2次(结课考试月除外)
|
知识点
|
10%
|
结课为试卷
必选 |
|
30%
|
结课为项目/论文/操作 必选
|
||||
实验实训
|
自定
|
技能掌握
|
自定
|
可选
|
|
小组任务
|
自定
|
小组报告
|
自定
|
可选
|
|
个人作业
|
自定
|
个人作业
|
自定
|
可选
|
|
结课考核
|
试卷考试
(包括机考)
|
1次
|
基本理论的掌握,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60%
|
四
选
一
|
项目设计
|
项目作品及项目报告
|
40%
|
|||
课程论文
|
课程论文
|
||||
操作演绎
|
综合素质能力呈现
|
||||
总计
|
100%
|
|
2、公共课考核(不含体育、美育类)
考核环节
|
类型或方式
|
考核次数
|
考核内容
|
权重
|
备注
|
过程考核
|
课堂表现
|
每次课
|
出勤情况、课堂互动情况
|
10%
|
必选
|
阶段测试
(随堂) |
每月1次,总次数不少于2次(结课考试月除外)
|
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
|
10%-20%
|
必选
|
|
课外作业
|
不少于
4次
|
作业完成情况
|
10%-20%
|
必选,个人或小组
|
|
结课考核
|
试卷考试
(包括机考)
|
1次
|
基本理论的掌握,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不少于
60% |
必选
|
总计
|
100%
|
|
注:体育、美育类课程考核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三、关于成绩评定的要求。
1、以试卷考试作为结课考核方式的课程,《试卷评分标准(标准答案)》的题目(及分值)务必与试题相符,并有详细采分点。评分教师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定成绩。
以项目设计、课程论文或操作演绎作为结课考核方式的课程,要制定评分量表。评阅教师依据评分量表进行成绩评定并附评语,评语字数不限。
2、试卷分析要求对结课考核成绩和课程总成绩都要进行分析,两者均以呈现正态分布为宜。
本学期起课程考核相关环节均须按照本要求严格执行,望各教学院部及时调整,抓紧落实。
教务处
2018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