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七大专业群及特色专业

作者:来源:时间:2021-12-07

学校依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定位,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制定了《沈阳城市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沈阳城市学院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专业设置程序完备,对接社会需求,专业建设符合学校定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

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三年,学校停招了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结合辽沈地区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实际,增设了电影制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戏剧影视导演、机器人工程、戏剧影视文学等行业产业急需的专业,形成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专业群,学校专业结构逐步优化。

服务辽沈地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七大专业群

专业群名称

面向产业领域

支撑专业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专业群

智能制造业

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建筑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专业群

现代建筑产业

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环境设计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舆情分析与全媒体传播专业群

新媒体产业

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学、广告学

文化创意与影视产品制作专业群

影视创意产业

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摄影、播音与主持艺术

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戏剧影视导演、电影制作

文化传播与语言教育专业群

文化教育产业

英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法学

特色旅游与智慧酒店管理专业群

旅游产业

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心理学

金融与商贸管理专业群

现代服务业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校根据确立的以工学、管理学为主体,以文学、艺术学为特色的专业发展定位,制定出台了《沈阳城市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沈阳城市学院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大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推动特色专业培育并取得良好成果。

学校特色专业培育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系所

类型

时间

1

酒店管理

酒店管理学院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

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09

2014

2014

2019

2019

2

广播电视编导

影视传媒学院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09

2013

2019

2019

3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3

2019

2019

4

会计学

商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3

2020

2021

5

摄影

影视传媒学院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4

2020

2021

6

新闻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7

2020

2021

7

汉语言文学

语言文化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8

2020

2021

8

财务管理

酒店管理学院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2014

2017

2021

9

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13

10

自动化

智能工程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13

11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13

12

英语

语言文化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15

13

播音与主持艺术

影视传媒学院

校级重点培育专业

2015

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能工程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17

15

智能科学与技术

智能工程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17

16

金融学

商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18

1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工程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18

18

网络与新媒体

新闻与传播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20

19

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学院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20

 

1.酒店管理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酒店管理专业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0年被艾瑞森校友会评为中国顶尖民办大学6星级专业。曾获批辽宁省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唯一的文化旅游产业学院被省教育厅推荐参评2021年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培育智库、辽宁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遵循“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依据酒店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特点,确立“专业思想、职业精神、服务艺术和领导能力(SOSL)”四大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围绕酒店业宾客服务、部门管理和智慧营销等领域,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自主学、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全面开展“工学一体”的体验式教学。

2.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着“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辽沈地区产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媒体领域,具备全媒体栏目策划、编导、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前沿动态,掌握全媒体信息传播以及融媒体新技术,形成新闻资讯采编能力,短视频、纪录片创作能力,全媒体栏目策划与制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媒体平台、广播电视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全媒体栏目策划、短视频制作以及影视传媒创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辽宁省教育厅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拥有“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012年,专业采用的“实训贯穿影视传媒人才培养全程”教学模式获得辽宁省高校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影视传媒学院与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试点运行单位。2018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被艾瑞深中国校友会评为中国顶尖民办大学专业。

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被评为“竞教结合实践示范基地”。本专业遵循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人才需求,突出BIM+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发挥学院专业群相互支撑的平台优势,依托绿岛校企共建互联立方BIM工程中心、绿岛环境资源研究所、建筑解剖式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房地产协会智能专业委员会校会共建实践基地等实验实训场所,联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互联立方有限公司、辽宁领航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围绕现代化智能建筑环境和能源领域,突出“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专业特色为建筑智能化和BIM技术应用。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被评为“竞教结合实践示范基地”。本专业遵循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人才需求,突出BIM+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发挥学院专业群相互支撑的平台优势,依托绿岛校企共建互联立方BIM工程中心、绿岛环境资源研究所、建筑解剖式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房地产协会智能专业委员会校会共建实践基地等实验实训场所,联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互联立方有限公司、辽宁领航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围绕现代化智能建筑环境和能源领域,突出“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专业特色为建筑智能化和BIM技术应用。

4.会计学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会计学专业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商学院,是商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会计学专业坚持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 “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本专业被确定为校级特色培育专业;2013年,本专业在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评价中,在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二;2018年,本专业成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单位、中国高校共享财务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2019年,获批“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辽宁省“1+X”证书试点单位;2020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国际权威职业会计师团体合作,引入世界一流教学资源体系和教学方法,开设ACCA方向班。会计学专业自2001年设立以来,累计招生人数4050人,累计毕业生3036人,现有在校生985人。

5.摄影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摄影专业是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紧密结合影像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人才需求,遵循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依托校内大型摄影棚,影视创作工作室,剪辑调色工作室,《中国摄影艺术年鉴》编辑部等校内实训平台,联合辽宁广播电视台、中影集团、梨视频、时尚经典摄影集团、汪叔叔儿童摄影集团等辽沈地区多家传媒机构和摄影公司,围绕影像创作、影像编辑、影像后期制作等核心领域,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自主学和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影像艺术思维、摄影史论、电影、电视、广告艺术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掌握摄影创作,图片编辑、影像创新思维以及影像后期制作等技能,能够从事影像创意设计、影像拍摄创作、影像编辑运营以及后期制作设计等工作。

6.新闻学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新闻学专业依托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群优势,面向融媒体产业,培养学生具备融媒体传播思维和新闻学理论知识,掌握融媒体新闻策划、新闻采访与写作、融媒体编辑等技能;遵循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围绕融媒体新闻采编、舆情分析、社交媒体等核心领域,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自主学和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立足于学校对媒体融合高地建设的需求,建设多维度、交叉型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了互联网技术、社交媒体、传统媒体三位一体型课程体系。课程内既有互联网应有技术,又有新媒体产品输出,还有传统媒体视听作品生产,更兼有公关危机处理和大数据舆情分析,形成了既满足新型主流媒体需求,又能兼顾传统媒体转型的多元化课程内容。专业打造“互联网+实战+传统新闻课程”的教育模式,从实际出发,以最前沿媒体思路为指导,建成了以“传统核心新闻学课程+移动互联技术应用课程”的全新课程体系,学生在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报道与调查新闻、文体新闻、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传统新闻课程的基础上,又大幅增加了趋势性技术性和应用型课程。2021年,新闻学专业获批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乔睿、杨帆、孙显军三位老师打造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获批辽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7.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沈阳城市学院重点培育的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全国作协系统重点文学院所辽宁文学院共建的实践基地,被辽宁省教育厅评审为辽宁省文科校外实践基地。2021年“现代汉语”“办公室事务管理”两门课程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文化传播及教育领域,遵循“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景化”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紧密追踪文化传播行业发展趋势,建立了以专业与行业前沿知识为主导,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学业与职业、毕业与就业、学涯与生涯的紧密衔接。

8.财务管理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设立于2002年,是满足社会对应用型财务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本专业遵循“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围绕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管理等核心领域,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财税信息化操作技能为主线的习学并进式人才培养特色,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培养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税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与决策、纳税申报与筹划等核心专业能力。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副高级及以上教师占比5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超过90%50%教师有海外留学深造经历,具有国际化视野,紧贴业界前沿。本专业与会计学等专业共建财税一体化实验实训中心,建有用友T+Vcase等实验实训室,与用友集团、万豪酒店集团、浙江衡信集团、辽宁中意慧佳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协同育人。本专业是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和辽宁省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被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评为顶尖民办大学“6星级”专业。

学校首页
学校地址: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邮编:110112
技术支持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Shenyang City University. All Right 辽ICP备17002622号-1
联系电话:024-89597888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沈阳城市学院官方微博 沈阳城市学院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