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专业介绍系列报道(十四)广播电视编导:省级一流专业
作者:来源:时间:2021-06-23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着“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辽沈地区产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媒体领域,具备全媒体栏目策划、编导、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前沿动态,掌握全媒体信息传播以及融媒体新技术,形成新闻资讯采编能力,短视频、纪录片创作能力,全媒体栏目策划与制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媒体平台、广播电视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全媒体栏目策划、短视频制作以及影视传媒创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 省级一流专业 中国顶尖民办大学专业
人才培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辽宁省教育厅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拥有“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2012年,专业采用的“实训贯穿影视传媒人才培养全程”教学模式获得辽宁省高校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影视传媒学院与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试点运行单位。2018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被艾瑞深中国校友会评为中国顶尖民办大学专业。
课程设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培养岗位能力的基础,打破传统以课程性质为原则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专业联合新华社、辽宁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等辽沈地区多家主流传媒机构,围绕新闻采编、影视类型片创作、电视节目制作等核心领域,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自主学 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
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培养学生具备新媒体传播思维和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知识,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影视摄像、影视剪辑、新闻采写等技能,能够从事新闻资讯采编、广播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类型片创作以及视听文化产品的全媒体传播等工作。
实验实训基地
本专业面向影视传媒产业,紧密结合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人才需求,遵循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依托绿岛传媒中心、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绿岛电视台、电视栏目工作室、剧情片工作室、纪录片工作室、新闻工作室等校内实训平台。
绿岛电视台占地约1200平方米,配备齐全的硬盘播出系统,高清数字编辑、摄像机、摇臂、四轴航拍等设备,拥有专业的媒资系统、制作系统、一套从制作到播出的设备系统和运行机制以及校园手机app。
绿岛电视台由非编工作室、虚拟演播室、一号演播大厅构成。
非编工作室作为绿岛电视台重要部门之一,主要承担学校和学院大型活动的导播以及后期剪辑工作,现有成员150人。
虚拟演播室占地约300平方米,拥有一套虚拟合成制作系统,虚拟技术实验室内拥有蓝箱和灯光系统,包含近三十盏三基色。
一号演播厅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包含演播室总控系统、演播厅灯光控制系统以及影视收录系统等。
绿岛电视台是影视传媒学院师生实验实训的重要基地,承载了为学校对内对外电视宣传服务的任务,同时更是学院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等专业的学生从进学校就能开始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重要平台。
专业就业
经过多年实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美誉度连年提升,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及行业、企业内优势地位日趋明显。其中,多名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后期剪辑工作、新媒体工作,在电视台担任记者、编导、摄影等。
辽宁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两家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对参与到多个播出项目创作工作中的学生作出“素质高、能力强、接地气、上手快”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