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专业介绍系列报道(十六)汉语言文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作者:来源:时间:2021-06-23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沈阳城市学院重点培育的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全国作协系统重点文学院所辽宁文学院共建的实践基地,被辽宁省教育厅评审为辽宁省文科校外实践基地。2021年“现代汉语”“办公室事务管理”两门课程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
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积极回应现代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及全媒体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多元需求,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汉语言文字应用、新媒体编辑、文化品牌传播、语文教学和办公事务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文化、传媒、出版、教育、政府机关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案创意、活动策划、文字编辑、新闻宣传、语文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文化传播及教育领域,遵循“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景化”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紧密追踪文化传播行业发展趋势,建立了以专业与行业前沿知识为主导,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学业与职业、毕业与就业、学涯与生涯的紧密衔接。
师资队伍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支实力过硬的教师队伍,50%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00%有行业实践经验,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有实践能力强,在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教授、副教授、讲师,还有深受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
专业带头人
赵慧平,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沈阳五一劳动奖章、辽宁文学奖获得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美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批评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沈阳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团副主席等。 出版《地之魂——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忌讳》等著作6部,主编、参编《当代文艺观念嬗变》等20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省社科多项优秀成果奖。
实践化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强化理论学习的应用性,设计出小组学习为主的形式多样的项目、案例驱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专业依托文化创新与传播中心、辽河文化研究院、报刊采编实训室、口才艺术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平台,联合辽宁文学院、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联、辽宁报业集团、东软集团、沈阳报业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自主学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开展文化品牌传播实训,为学生提供了品牌策划、新媒体编辑和文化传播的实践平台,其中辽河文化研究院由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审定为辽宁省经济社会研究基地系列中的“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基地”,是省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本专业联合对外交流中心共同打造我校校刊《白桦林》,为学生提供了专题策划、新闻采访和稿件写作的实训平台,保证了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专业特色课程
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思辨与口才、语文教学法、办公室事务管理、文化品牌传播、公文写作与处理、新媒体内容生产与编辑。
毕业去向
近三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生毕业后多从事语文教学、行政助理、文化推广、新媒体运营、广告创意、文字创作和图书策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