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专业介绍系列报道(三十一)新闻学专业:培养高素质新闻采编人才

作者:来源:时间:2021-07-08

新闻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熟悉新闻、宣传政策法规,掌握新闻与传播、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舆情分析与引导、融媒体产品生产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原创新闻采编能力、舆情研判与议题设置能力、新媒体规划与运营能力,适应融媒体产业及新型主流媒体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部校共建、原创新闻采编、大数据与舆情分析、新媒体运营

  

 

  核心能力 

  图片新闻学专业依托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群优势,面向融媒体产业,培养学生具备融媒体传播思维和新闻学理论知识,掌握融媒体新闻策划、新闻采访与写作、融媒体编辑等技能;遵循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围绕融媒体新闻采编、舆情分析、社交媒体等核心领域,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自主学和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

  

 

  主干课程 

  新闻学专业立足于学校对媒体融合高地建设的需求,建设多维度、交叉型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了互联网技术、社交媒体、传统媒体三位一体型课程体系。课程内既有互联网应有技术,又有新媒体产品输出,还有传统媒体视听作品生产,更兼有公关危机处理和大数据舆情分析,形成了既满足新型主流媒体需求,又能兼顾传统媒体转型的多元化课程内容。

  

 

  实验实训 

  图片新闻学专业依托融媒体实验实训室、舆情监测与分析实训室,同时共享学院KOL实训室、微视频创作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平台,联合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沈阳广播电视集团、沈阳日报集团、沈阳出版发行集团、腾讯大辽网、新浪辽宁网、中央国际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等辽沈地区多家主流传媒机构,紧密结合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人才需求,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记者、编辑、舆情分析、社交媒体运营等工作。

  

 

  专业打造“互联网+实战+传统新闻课程”的教育模式,从实际出发,以最前沿媒体思路为指导,建成了以“传统核心新闻学课程+移动互联技术应用课程”的全新课程体系,学生在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报道与调查新闻、文体新闻、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传统新闻课程的基础上,又大幅增加了趋势性技术性和应用型课程。

  

 

  “实战型”师资力量不断加强,提升学生核心能力。专业在加强师资结构配置上进行了大胆实践和创新,引进了多名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日报集团和沈阳日报集团的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人才,促进了业师合情合理的转型和升级,也开拓了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的新篇章。

  

 

  “项目型”驱动促进教学成果转化,学生每天深度融入媒体实践。专业教师带领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直接参与运营“辽宁共青团”“沈阳新社区”“绿岛小学”“浮岛二号”“捕娱号”和“绿岛经济参考”等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快手账号的运营。这些既是实训课,也是真实的社会化项目。

  专业开设“纽斯新闻社”微信公众号,由专业教师带领大一至大三学生组成新闻编辑部,以新闻采访与写作、数据新闻、大数据与舆情分析等课程为依托,从获取新闻线索→确定选题→新闻采写→新闻制作→新闻审核→新闻发布,以职业情景化的实训模式,培养学生新闻产品制作的全流程能力。

  

 

  “部校共建”“校企合作”成人才发展推动力,让学生未来就业无后顾之忧。“部校共建”以来,学院承办了“中宣部好记者讲好故事走进沈阳”大型宣讲会,与沈阳市记者协会等联合举办了多项活动,按照教育部、中宣部要求,落实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计划。与沈阳日报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和编辑记者培训以及重大项目合作。

  专业建设成果 

  新闻学专业作为“部校共建”的主体专业,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以课程《大数据与舆情监测》《舆情监测与分析》为载体,充分实现了技术驱动、内容驱动、渠道驱动、管理驱动,在各类真实项目为特征的实验实训中,逐步提升学生融媒体项目策划能力。

  

 

  专业先后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舆情日报、周报、专报等服务,在舆情监测与分析领域成绩显著;针对沈阳市新闻宣传人员开展多次新闻素养、舆情应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等领域的培训,成为辽宁省大数据与舆情分析的重要研究基地。

  图片新闻学专业以《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新媒体运营实训》为载体,先后参与了沈阳市总工会“沈阳e工会”全媒体矩阵项目、苏家屯区委宣传部“苏新事儿”等新媒体项目,陆续推出“沈阳工会大哥”“第一书记”“苏家屯文旅”等多个短视频代表品牌,在政务新媒体运营和短视频创意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闻学专业本着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开展广泛的应用型研究,围绕着融媒体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在媒介融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等领域,获批多项省市级科研立项。

  

 

  专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全国计算机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比赛中荣获奖项,并获得了多项沈阳市新闻奖。毕业生先后就职于新华网、腾讯、界面新闻、辽宁广播电视台、新浪辽宁、沈阳广播电视台、辽宁直播电商总部基地等媒体和知名互联网公司。

  

 

  2021年,新闻学专业获批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乔睿、杨帆、孙显军三位老师打造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获批辽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首页
学校地址: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邮编:110112
技术支持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Shenyang City University. All Right 辽ICP备17002622号-1
联系电话:024-89597888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沈阳城市学院官方微博 沈阳城市学院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