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专业介绍系列报道(三十七)自动化专业:培养智能控制领域的高级应用人才
作者:来源:时间:2021-07-15
关键词:新工科,智能控制,实践化教学
培养目标
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领域,具备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思维,掌握EDA、智能感知、嵌入式系统、工业机器人控制、电机拖动、运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嵌入式控制系统研发、运维能力,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能力,智能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以及故障诊断能力,适应控制系统智能化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技术、工业智能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
专业以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自主学”和“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标、教学环节与生产过程融合,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岗位实操技能,确保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
师资队伍
李婷雪,天津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硕士,东北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
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6篇,近三年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点项目1项,各类省、校级教改项目近10项,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一流课程1门。担任计算机学会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理事。
孟军红,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副教授,自动化系系主任。
主持或参与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在国内知名外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2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参编教材5部;申请实用性型专利8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曾荣获沈阳市教育教学能力竞赛三等奖;全国应用型人才“创课”教师课程设计大赛三等奖。
特色课程
《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Cortex-M3处理器,熟悉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开发流程,熟练使用MDK-ARM开发软件,掌握STM32芯片的使用,外部扩展模块的开发技术,具备运用常用通信协议进行外设模块开发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设计、开发、调试与维护嵌入式控制系统终端设备。《电子技术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熟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具备电子元件的识别、检测、选用能力和电子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进行电子产品的硬件设计、装配调试和检测维修。
《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熟悉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并能运用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掌握机器视觉运用 的基本方法,具备应用这些方法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分析处理数字图像、提取图像要素,并进行目标识别。
《PLC应用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PLC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PLC通信方式,熟悉PLC的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的应用方法,掌握PLC应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维方法,具备PLC应用系统运行监控能力。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PLC应用系统。
实验实训
专业建有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校企共建STC高性能微处理器实验室、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与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富创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专业实习场所。
学生成绩
学生参加各项专业竞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省级三等奖10项,优秀奖1项。连续6年成功完成辽宁省创新项目,已经有8个项目被推荐为国家级创新项目,学生的创新设计作品多次参加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就业方向
有电的地方就需要自动化专业人才,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嵌入式控制系统研发、运维能力,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能力,智能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以及故障诊断能力,能够在智能控制领域从事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产品开发、程序设计、电气调试、技术支持服务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优秀毕业生
2019届优秀毕业生卢凌瀚,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利用所学专业,积极为村民服务,在2021年入选“天津好人榜”。
优秀毕业生纽海星代表企业向学校赠送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