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专业介绍系列报道(三十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掌握智能系统开发的高素质人
作者:来源:时间:2021-07-15
关键词:网络运维 软件开发 智能系统 大数据
专业特色
专业遵循“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互联网产业、信息产业和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岗位人才需求,面向新工科,突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
专业充分发挥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相互支撑的平台优势,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自主学、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依托辽宁省类人机器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沈阳市仿人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等,联合沈阳国际软件园人才服务中心、沈阳中嘉博众集团、东软睿道、北京千锋等国内多家知名企业,面向互联网、智能制造行业与信息产业。
主要课程
图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网络设备互联、Linux网络服务管理、智能终端前端界面实现、移动应用开发、WinForm程序设计与实践、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师资力量
崔满
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曾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期从事开放式数控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科研一线工作,先后参与开放式数控平台、核高基等国家重大专项研究,国产开放式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物联网系统应用开发等工作。曾获第十一届国家优秀发明专利奖一项,多次被评为中科院先进工作者。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物联网等。
黄志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控制专业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讲师。曾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先后完成飞机重要系统监控和主战飞机对地攻击效能分析项目,两项目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承担《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获得2020届优秀毕业设计优秀奖。
王飞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专业,讲师。先后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其中4篇被收入国际三大检索,5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编著专著2部,教材6部,3项成果获院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主讲《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互联》《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陈思
讲师,先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EI检索1篇,申报软件著作权5项,参与多项教改项目研究。近5年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辽宁省新媒体大赛、辽宁省博弈大赛中,多次指导团队获得国家级二、三等奖,省一等奖,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奖项。
李佳佳
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讲师。曾任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软件工程师,从事对日流通领域大型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擅长大型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曾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承担《C++程序设计》《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教学。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辽宁省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获三等奖1项,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辽宁省计算机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专业建设
专业参加多项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近4年在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奖项60余项;在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5项;在计算机博弈大赛中获得省级奖项2项;在新媒体设计大赛中获得省级奖项4项。专业成立以来,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400余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就业方向
专业2015届毕业生祝贺迪在沈创业,成立沈阳锦创阡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沈阳市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单位、辽股交挂牌公司。作为辽沈地区较为优秀的企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每年为母校计算机专业提供了大量实习及见习岗位。
专业通过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研发过程融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数据思维与AI思维,掌握信息系统运维、软件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具备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等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运行维护、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和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等岗位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硕士学位,或出国深造。近几年本专业学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