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用“阿卡贝拉”声援中国
作者:来源:时间:2020-03-23
近日,教务长伊丽莎白·马吉尔和副教务长斯蒂芬·马尔特意为弗吉尼亚大学的全球社区——校内外的在校生、教职员工、访问学者、校友、家长和合作伙伴送上了祝福和关爱。去年来中国访问演出并受到各方好评的AVP合唱团也用他们的歌声,以阿卡贝拉的形式演唱了歌曲《kiss goodbye》为中国送上祝福。
根据著作"Musica enchiriadis"和 "Scolica enchiriadis",多声部的阿卡贝拉音乐约于公元第10世纪出现。这些早期的多声部乐曲,称为奥尔加农,它们的主旋律多为素歌,其下则加上一条称为"vox organalis"的和声声部,这声部有时与主音形成平行4度或5度,有时也会与主音反向进行。经过多年发展,早期奥尔加农先后演变成自由奥尔加农、装饰奥尔加农。到了裴洛丁(约1170-约1236)的时代,更出现了三、四部的奥尔加农。除奥尔加农外,复音康都歌、经文歌、断续歌等,都是重要的中古时期教会无伴奏合唱音乐。虽然“阿卡贝拉”在欧美流行音乐中并不少见,但这种大多由多人共同完成各种人声模拟乐器的工作形式,用自己的声音来独立模拟各种乐器声音做伴奏,并伴随劲歌热舞表演秀。
阿卡贝拉人声伴奏由鼓点节奏以及伴唱和声组成,由于鼓点每个8拍音律完全相同,所以包括欧美在内的很多著名歌手在现场尝试这种唱法时,都需要把歌曲原声第一句事先录制好以提醒歌手准备切点进歌,否则歌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进歌。
上一页: 话剧——借艺术象征考问复杂人性
下一页: 世界十大小提琴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