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说的互联网+ 你知道究竟是什么吗

作者:来源:时间:2020-03-28

        互联网+这个词我们天天都在说,但是要真要定义它是啥?具体有哪些用处?可能大家就犯了难。别着急,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理一理,这互联网+究竟是怎么来的,又在咱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下次有人再提到互联网+,咱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对于所谓的互联网+,官方解释如下:可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相信看完之后你还是不知道它究竟是个啥,为了方便理解,我们直接上公式: 

  互联网+ =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当然这并不是简单地把二者叠加在一起,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深度融合的产物就是我们现在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批发零售=淘宝、天猫、京东 

  互联网+旅行社 = 携程 

  互联网+医疗=丁香园、春雨掌上医生 

  互联网+KTV=唱吧 

  互联网+通信=腾讯QQ 

  互联网+电视=Netflix、乐视 

  互联网+房地产=搜房、安居客 

  互联网+汽车=汽车之家、易车网 

  互联网+文学=起点、盛大文学 

  互联网+美食=大众点评、美团 

  互联网+相亲=世纪佳缘、珍爱网 

  互联网+银行=网银 

  移动互联网+汽车=Uber、滴滴快的、嘀嗒拼车 

  …… 

  相信通过以上的例子,大家已经基本明白了这互联网+究竟是何方神圣了——哦,原来互联网后面的加号就表示加上传统行业呗。 

  弄清楚了它是啥,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起源,也就是怎么产生的吧! 

  第一次系统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是在2012年的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当时的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提出了“互联网+”理念,并提到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事实证明,他的观点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历史价值的。 

  但这次大会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真正引起大范围对互联网+关注和重视的关键性事件,应该是2015年腾讯马化腾首次向人大递交“互联网+”提案。“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他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这也是对于扬的理念的进一步诠释。 

  这个提案很快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在当年互联网+的概念正式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各个产业也很快响应和落实下地。最开始传统行业自然是抵触的,但急剧变化的市场形势,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激发着创业者的热情,也倒逼传统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建立从内容到平台、到服务的全新模式和产品。互联网+从此以迅猛之势席卷中国甚至全球的各行各业,迸发出全新的生机。到今年2020年,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上一页:

下一页: 互联网行业的三点建议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