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体育培训行业也需“中国好房东”救市

作者:来源:时间:2020-05-08

  因为2020年1月初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原本应该一片火热的青少年体育寒假培训都在疫情爆发之后纷纷叫停,已经对俱乐部经营者的收入造成了影响。对于培训机构的经营者而言,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伴随着疫情发展走向的不确定性,这一波危机给青少年培训行业带来的影响估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疫情期间,课程全面暂停,产业内所有机构都处于资金只出不进的状态,在极大现金流的压力之下,大家共同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场地费用的支出。
  对于拥有自建场馆的培训机构来说,此次疫情对他们的影响最大。例如北京某连锁篮球培训机构,同时经营了3个自建篮球场馆,自疫情爆发停课以来,该机构单单在场地费用上每月就要支出约60万元,这对于培训机构的现金流储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自建场馆的培训机构,相关费用都是以年度为单位签约,相关成本早已提前预支,每停课一天,都是实打实的亏损。
  同时,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就必然会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学员家长对孩子参加这种集体培训存在一定的心理阴影。这也需要培训机构加强与学员家长的沟通交流,提升场地硬件服务质量,做好卫生防疫的工作,以及相关内容的宣传。
  另外,人工成本也是培训机构们重点聚焦的问题。据了解,已有部分机构采取了只发放员工基本工资的方式应对经营的压力。
  对于这些培训机构来说,原有的薪酬制度就是教练员基本工资+课时费、销售人员基本工资+销售提成,所以在此前提下,机构与员工在工资待遇层面并未发生沟通障碍。但是有少量培训机构,由于日常的薪酬制度不够完善,或者是在发放基本工资的前提下依然处于困境中,通过和教练员以及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充分沟通得到理解后,以发放不低于机构所在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适当减少支出,大家携手,共渡难关。
  整个疫情对培训机构的经营无疑产生了巨大冲击,面临这样的状况,对培训机构负责人来说,在未来培训机构发展和经营层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启示。
  1.现金流储备
  从运营层面上来看,此次疫情期间,各培训机构对于现金流储备的情况千差万别,账面上资金充裕的机构相对来说比较从容一些。现金流的储备,从运营前期就要做到不良资产的铲除,营收必须能扛住风险,而不是让成本去承担。另外有部分培训机构在2019年底基本已经完成了2020年一季度的销售任务,此类机构在现阶段仍然能够保障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营,但是3月之后如果疫情仍得不到控制,后续的发展仍是未知数。
  2.线上产品
  线上教学虽然困难,但此次疫情让许多培训机构负责人意识到,线上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条路一定要走的更长更远,把线上的增值服务转变为固定服务,让技术形成壁垒。
  当然也有其他声音认为线上课程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在不同的体育业态和经营理念中,线上产品发挥的作用和价值都不一样,这依然需要市场验证,对于那些不具备相关经验的机构来说,如果就直接就转战线上平台,也并不切合实际。
  3.多元化增值业务的展开
  部分机构除了篮球、足球的培训业务之外,在运动装备、体育器材等领域也有相关业务板块,通过其他业务带来的的营收,虽不能完全解决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但也起到了一定缓解作用。
  4.做好预判及时止损
  在灾情面前,很多冬训业务都迫不得已暂定,但是也有极个别机构怀着侥幸心理,强行组织境外旅游活动等,没有做好预判的同时也缺乏当机立断的决心,在临行前活动被迫取消,对于机构自身和学员家长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未来在类似情况下,一定要充分做好预判,当断则断,及时止损。
  尽管遭遇危机,但多数青训从业者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所在,在此期间,很多培训机构都采取了“云交流”的方式——通过在线内容与学员和家长互动,制作室内的锻炼课程视频,号召家长督促孩子在家完成打卡。例如北京胜瑞斯足球学院,机构原本就已经拥有一套线上视频库,每天在线互动教学,家长上传学员在室内的训练成果,最后由教练员完成打分。北京胜瑞斯足球学院的线上课程的设立原本跟疫情没有关系,但却在这次突发情况下,成为了课程主力军。
  在这突如其来的不可抗力面前,青训的从业者们都拿出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和方案,为中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迪与启示。
  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心声,想要表达。
  关于场地,目前青训市场上的大部分篮球、足球场地的最终权属还是在国家相关单位,在保障培训机构对应的甲方不亏损的情况下,他们呼吁场地管理部门可以给与甲方适当减免,从而减轻租赁方的一些压力。
  关于政策,希望在疫情结束后,教育口相关部门能够开放更多资源来助力篮球、足球培训机构的回血。
  最重要的是,他们期望通过此次疫情,全社会对于体育健康锻炼的重要性能有更深的认知,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另外,此次疫情导致很多国内外的冬训活动临时取消,孩子们伤心失望的心情需要得到关注,在举国上下齐心对抗疫情的大环境下,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
  其实不仅是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因为疫情而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危机,整个体育产业行业都遭遇了挑战。有专家指出,2003年非典之后,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体育锻炼对于增强体质的重要性,在中国掀起了一阵健身热潮。所以,如果可以平稳度过危机,体育培训行业也有希望迎来新的机遇。
  冬天来了,春天应该也不远了。
  来源:网易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