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表演中舞台想象力的培养
作者:来源:时间:2020-05-08
一切艺术的诞生都离不开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创作的源泉来源于想象。作为一个话剧演员,怎样培养这种想象力并运用到话剧表演中,使剧目表演更加精彩绝伦。舞台想象力是话剧演出者在剧作者之后对角色二次赋予生命的过程。本文通过文献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话剧表演中舞台想象力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深刻的总结。演员在生活中应注重观察和记录,陶冶情操,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在立足于现实生活,培养自身的舞台想象力并运用到话剧表演之中,力求呈现出鲜活的舞台艺术。
舞台想象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舞台想象力作为演员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值得每个演员反复理解学习的重要演出技巧。在话剧表演中,演员的舞台想象力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著作《论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明确的提出了演员对于话剧表演的主导作用及其系统理论该体系认为演员应该主动积极的发挥舞台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完整的演出来体现出剧目的深刻现实思想内容和剧目导演的个人风格。系统而细致的介绍了演员创作角色的方法,并命名为体验派。要求演员不在模仿形象,而是通过创作成为形象。他的名言:“在舞台上,不可能用一套千篇一律的刻板公式、舞台脸谱和角色类型来表现先进的苏维埃式的人物。在舞台,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也成为了历代话剧表演者钻研学术理论和舞台实践的指导思想。深刻的认识到舞台想象力对于表演的重要性是演员需要做到的。
舞台想象力的培养
舞台想象力是指演员依据自己直接或间接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艺术构想的形象思维能力,舞台想象力是演员对生活经验的一种联想,是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智力结构。舞台想象力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经过演员自身的理解创作而诠释人物形象的心理过程。舞台想象力要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以对具体生活的深刻感受为依据。想象的内容要具体、生动、合情合理,要符合生活逻辑,这样才能在表演时做到收放自如、真实可信。他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必要因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我们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正确的想象生动的结果。”舞台想象力的培养一定要要立足于实际。舞台想象力并不是空想,幻想。所有的舞台想象都应该存在现实依据作为基础。
演员在培养舞台想象力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養成留意观察日常生活的习惯。艺术源于生活,因此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周遭人的一举一动,不同年龄、性别、性格、情绪……的人的共性和各自常有的小动作。甚至,对于演员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喜怒哀乐是的心境都要用心记住。生活是塑造角色的素材,那么记忆就是想象的源头。对于生活的观察,不能只局限于记住表面的现象,更要学会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把在生活中观察和积累到的一切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找到相似和不同的地方,以此形成经验才能好好地运用到舞台表演中去。
演员在培养舞台想象力时,尤其要重视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和整理。这里的素材不单单指的是观察他人的肢体动作、日常的小习惯和语言语气等司空见惯的素材,还有自身的生活体验的情感记忆。即记住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真实经历的感觉,并在表演类似情绪时及时的调动出来。不能好好调动情绪的演员不算好的演员。只有情感饱满的作品和演出能打动观众。
上一页: 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拉格朗日
下一页: 音乐对人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