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常识,你了解多少?

作者:来源:时间:2020-10-26

  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水的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乐声清泠于耳畔,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 

  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入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舞蹈艺术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新鲜的境界、一个想像的世界。我们之所以热爱舞蹈,因为它激发了我们的情感和想像力;我们钟情于舞蹈,因为它让我们超越刻板平庸的日常生活;我们流连于舞蹈,更因为我们在多姿多彩的中国舞蹈艺术中瞥见了过去与现在。舞蹈是人的灵魂最深沉最多样化的运动,其形式、韵律、节奏是任何单一的情感状态听不能比的,中国古典舞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审美特征体现着自身的艺术价值。 

  作为教育手段,舞蹈活动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舞蹈对人们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所具有的深远的社会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着舞蹈的风格和美感的形成,直接影响舞蹈所展示的人物性格、情操、风度、气质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等。 

  舞蹈是一项才艺,可以给人增加气质、增加魅力。舞蹈对形体的塑造有很大帮助,如果你不想依靠枯燥的运动来减肥,那就跳舞吧。跳舞既可以让你多掌握了一种技能,同时也能使身材更加健美,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舞蹈的分类: 

  1)根据舞蹈参加者与舞蹈的目的作用不同,划分为公众舞(生活舞)和剧场舞(艺术舞蹈)。 

  2)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划分为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 

  3)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特点,划分为独舞(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舞剧、音乐舞蹈史诗。? 

  4)根据舞蹈的性质、体裁特点,划分为情节舞和情绪舞。社交舞蹈又名“交际舞”或“交谊舞”。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成,主要有“华尔兹”(三步舞)、“布鲁士”(慢四步)、“狐步”(快四步)、“探戈”、“仑巴”等。 

  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舞”。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五类。 

  “摩登舞”部分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维也纳华尔兹、快步; 

  “拉丁舞”部分包括:桑巴、伦巴、恰恰恰、帕索多布累、牛仔舞等。 

  学好舞蹈要注意五大忌: 

  一、忌忽视音乐(节奏): 

  学生在开始学时,往往只重视技术动作的学习,缺乏音乐作用的认识,学习中常常出现动作与伴奏音乐脱节。因此在学舞蹈时,要加强音乐修养,深刻体会音乐风格与舞种风格,表现音境的内在联系。 

  二、忌眼高手底: 

  有的同学在接触舞蹈之后就开始想象,高难度漂亮的技巧与剧目,不要忘记都是由基本功中提炼而来的,基本功不过关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一定要打好基础才行。 

  三、忌急于求成: 

  初学的学生容易只求数量与进度,而不注意动作质量,若在短时间内学完很多动作,这些不规范的动作无疑如同“废品”,习以为常之后,要想改正,十分困难。因此在学习动作时,应精雕细刻,循序渐进! 

  四、忌忽视姿态: 

  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应该注意姿态美。舒展挺拔、优雅大方的姿态使舞者精神倍增,令人赏心悦目。因此在跳舞时始终要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肩放平、膝放松、大腿和臀夹紧上提的姿态。 

  五、忌耐性不足: 

  舞蹈是很残酷的,舞者要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这是一种磨练,舞者面对的是坚持和放弃,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很多人接触舞蹈之后怕苦怕累放弃了,舞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练会的,是需要时间和毅力来积累的,今天的付出决定了明天的收获。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舞者,首先你要做到的是忍耐。 

  舞蹈教学常用术语 

  1、基训:指以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2、主力腿: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 

  3、动力腿: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4、起泛儿: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 

  5、法儿: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 

  6、韵律: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辩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 

  7、身段: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8、形体: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9、舞蹈动作: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10、造型: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 

  11、亮相:指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有时也用于下场)或—段舞蹈,武打完毕之后,在—个短促的停顿中所做的姿态叫亮相,它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 

  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但古典舞和民间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技巧要求不同】 

  古典舞要求技巧性更高,而且对演员的软度要求也更高。 

  民间舞由于舞种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有的需要对器械有较强的控制力(如蒙古舞的顶碗),有的需要较好地把握身体姿态(如傣族舞的“三道弯”)。 

  【模式化程度不同】 

  古典舞的成型时间较短,虽然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新的思想不断地涌入,它的可变性很大。 

  民间舞历史悠久,各民族的舞蹈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模式化程度较高。 

  【观看时的视觉感受不同】 

  舞台上的古典舞演员,俯瞰时宛如一只正在写字的毛笔,“运笔”时急时缓,偶尔还会笔锋一转,而正视时又像是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时起时落,变化万千。 

  而民间舞更多的时候是在营造一个宏大的场面,就像是在舞台上铺开了一张活动的画卷,每一个演员都是画卷上不可或缺的、最闪亮的元素。 

  【舞蹈演员表现的感情基调不同】 

  古典舞演员在舞台上需要更多的情绪的变化,有喜、有悲,处理感情要更加细腻。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要相当地到位。 

  民间舞的整体感情基调是高昂的、活泼的、奔放的,充满喜气,基本不带忧郁。 

  【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同】 

  总的说来古典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而民间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广度。古典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频频在古典舞作品中出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时期它所特有的时代背景和人文风貌。即使作品中出现的是一些虚构的事件和一些虚构的人物,但是事件也具有深刻的意义,人物也具有鲜明的个性。总的来讲古典舞应该是中国舞蹈历史的纵向集成的产物,它表现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总的特点。 

  民间舞源于工作和生活,它所展现的是各民族人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这些小事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类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以及人们对恬静生活的向往等内在涵义。全面认识民间舞更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民间舞将各个民族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是不加掩饰的,原汁原味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天眼”F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