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来源:时间:2021-03-23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2比3憾负日本... 

 

  

“当时我就在现场全场报道了比赛——魏秋月等一众女排老将们在赛后都哭成了泪人。”
  

  

  

  1616132901705163.png 

“虽然比赛输了,但是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女排精神吧。” 

  

  

  

    

  

  1616132922345541.png 

    从记者、排球教练,到创办体育产业公司,再到继续进修清华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和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产业管理硕士学位,王永军先生的一生都将体育教育作为己任,并始终贯彻中国女排永不服输的精神。
 

  

  

  无论是视野、耐力还是韧劲,现年46岁的王永军先生都堪称吾辈之楷模~ 

  

  

  

  01

“女排精神”贯彻一生
 

  

  “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这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 

  还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袁伟民率领的中国女排在1981年世界杯上首夺世界冠军,那一年郎平才21岁... 

    

  

  1616132972398907.png 

  当时我们全家人都挤在一台袖珍型的黑白电视机前,看到女排队员们最后奋力拿下决胜球后喜极而泣的表情,我们一家也都难掩内心激动的心情,相拥在了一起——这是竞技体育带给我的初次感动。 

    

  

  后来女排一波5连冠的辉煌更是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极大震撼,原来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可以这么迷人~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排球和体育在我心中播撒下了一颗稚嫩的“种子”。 

 

  

  1616132988353561.png 

 

  

  除了排球以外,由于当时国内刚引进NBA不久,所以我经常能在电视上一睹“飞人”乔丹的尊容。一旦到了周末和休息日,我也会习惯成自然地翻到体育频道,看一些国际田径赛事。 

  

    

  

  体育,对年幼的我来说就是一剂“毒药”,就好像现在很多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一样。除了欣赏之外,亲身参与体育也是我课余时间最爱的休闲方式。 

    

  

  篮球、排球还有中长跑都是我热衷的运动项目,代表班级甚至学校参加比赛并争取名次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如果有幸能够站上领奖台,我也经常激动到说不出话来。 

 

  

  1616133015176862.png 

 

  

  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女排夺冠后队员们喜极而泣的心情究竟是怎样,这又何尝不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呢? 

    

  

  虽然自己当时没有刻意去改变什么,但是体育和女排精神确实给青春期的我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仅是运动会体育比赛,在平时的文化课学习中我也慢慢养成了刻苦钻研和刨根问底的习惯,就跟女排精神一样:“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很快,我的学习成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616133039441426.png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毕业后我成功加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并如愿以偿进入体育传媒圈,同时考取了排球教练员和裁判员的证书。 

    

  

  多年前女排精神在我心中撒下的那颗“种子”,终于开始生根发芽了~ 

 

  

  

    

  

尤其是作为一名教练的时候,看着后辈们拼搏的背影,让我也体验了一把“爷青回”。

    

  

  1616133067528062.png 

 

  

还记得2014年新疆第八届女排邀请赛的决赛,双方一直拉锯到第五局决胜局,当时我方一度开局0比5落后。眼看形势不利,我及时请求暂停,在有限的几十秒时间内我只换了一名球员去接一传,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稳定球员心绪上。 

  

  

    

  

1616133159712285.png 

  

“作为教练,平时训练需要铁腕治军。可在比赛中就应该根据场上局势,随时做出调整并拿出针对性对策。比赛落后时,要给队员给信心,不能一味埋怨。”这是我和几位高水平教练打交道时所学到的,其中就有中国女排教练组的成员。
  

  

  

    

  

  1616133196295248.png 

可是要实现这个“远大”的梦想,传统体育媒体和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力量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1616133219781253.png 

这两年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体育大年,东京奥运会、欧洲杯、男篮亚锦赛还有2022年冬奥会,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即将迎来春天。
 

  

与此同时,坚韧不拔的“中国女排精神”也可以借此机会更好地进行宣传渗透,以期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体育人的心中。 
 
特别是在和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圈人士交流过后,我毅然而然地决定自己创业开办体育产业公司:新疆核心体育。随后我又加盟了圣丹亚体育公司,致力于开发新疆乃至整个大西北地区的体育产业。
  
 
如果能将影响我一生的“女排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就好了! 
后来伴随着年岁的增长,非体育科班出身的我逐渐体验到了个人职业发展的瓶颈。站在场边指挥或者执法比赛,虽然乐在其中,但我想要干的事绝不止于此。
  
 
也就是这样一个细致入微的调整配合上心理辅导,几乎是同一批球员,她们很快适应了决胜局的压力和比赛节奏。连发了几个令人窒息的发球之后,我方逐渐将比分迫近并最终逆转取得了比赛胜利,将冠军收入囊中! 
  
 
 
回想起身兼数份工作的那几年,真的是忙且快乐着。期间有幸结识了全国体育圈形形色色的优秀人才,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甚至一块儿打球联谊的时光非常值得回味,让我的专业知识储备库增色了不少。 
 
 
 
 
 
 
 
 
 
 
 
 
 
 
*以下内容为王先生自述,以第一人称进行表达。
  
  
1616132945416380.jpg 
作为一名长期活跃在体育界一线的代表人物,王先生对自己的家乡新疆体育产业和每一位中国体育教育工作者,都有着无比热忱的期盼以及道不尽的衷肠。
  
 
作为媒体从业者,亲历过伦敦奥运会和多次全运会;后来创办了新疆核心体育公司,又加盟了圣丹亚体育,主攻体育产业;同时持有多个“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考评员”证书的国家级体育经理人王永军,最近接受了体教联盟的采访,向我们倾诉了一位处在中国体育圈核心阶层人物的心路历程。 
“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中国女排情节是许多国人心目中的‘白月光’,女排精神对我、对每一位体育人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前进动力。”
  
  
 
“后来在媒体综合采访区,我又碰到了央视的特邀解说嘉宾、女排功勋教练郎平指导。这个绰号‘铁榔头’的铁血教头在面对镜头时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引得在场所有中国记者,包括我在内,全都掩面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