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里贯口相关知识科普

作者:来源:时间:2021-05-31

  贯口,对口相声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也叫“背口”。“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常见的段子如《报菜名》 《八扇屏 》《地理图》《白事会》 都含有大段的贯口。 

  贯口分为大贯儿和小贯儿两种。大贯儿一般上百句,例如《报菜名》、《地理图》(并称“两大贯儿”)。小贯儿一般十几句到几十句不等,例如《白事会》中就有一些小贯儿。 

  贯口”——也就是麻利的,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演.经典段子很多,如《报菜名》,《地理图》,《八扇屏》,《开粥场》等。是连贯的贯,就是讲一气呵成,麻利地有节奏地把一段词儿说出来。 

  贯口也分不同的类型,也分不同的种类,有的是把各种名称落叠在一起,比如《报菜名》;也有叙述性的,比如《八扇屏》。表演贯口,要求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情绪饱满而连贯,语气轻重而适当,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犹如断线珍珠,一气呵成。其中最主要的技巧,就是气口。气口也就是换气的要领。只有运用好气口,背诵起贯口来,才能有节奏感。 

  贯口语气的节奏感必须明确,特别到速度快的时候,这段贯口已进入高潮,演员的功力就在发音、吐字是不是清晰、准确上表现出来了。甚至由于速度快,再清晰的发音吐字,观众也有来不及思索内容的时候。哎,这时候节奏感是最重要的。还得说明一下,并不是光注意节奏感强就连字儿也念不清了。葡萄拌豆腐——一嘟噜一块的,那不成!快而不乱嘛,多快,吐字也得清楚。这里说的节奏跟快板、快书不一样,跟歌曲更不一样。语言节奏性灵活一些,自由一些,灵活自由说明语言节奏变化大,但是,不管怎么变化,也有节奏。 

  贯口给人以美感,主要靠语言的节奏。 

  节奏,主要是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没有语言及吟诵的轻重缓急,便没有贯口贯口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主要是因为它的节奏与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相和谐,符合我们的节奏感,符合人体的呼吸节奏。人体的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如果贯口本身的语言节奏与其相符合;如果演员的吟诵字清意明,流利俏皮,慢中藏紧,紧中蕴慢、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出气平和,吸气悠然,与其相和谐;那么,我们便会觉得每一个字音和每一个节拍的长短、快慢、强弱都恰到好处。有流转如弹丸之妙,从而,感到愉悦,感到满足。相反,如果语言本身的节奏杂乱无章,或者平板单调;如果演员吟诵的字音和节拍长短错置、快慢不分、强弱失调、丢拍落字;总之,与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相左,那么,我们就感到发,全身的肌肉就仿佛受到一种不愉快的震撼。 

  贯口,给人以美感,还因为有心理上的预期作用。 

  预期,是节奏感的一种具体体现。节奏,总有一种习惯的模式。我们欣赏音乐不是常常用手、用脚去打拍子吗?打拍子,一般只打强拍,也就是戏曲、曲艺音乐所谓的。听到上一拍,我们就预期到下一板的高低、快慢、长短;如果下一板果然与所预期的相符,美感自然加强,否则,美感就会遭到破坏。 

  传统相声中著名的《报菜名》(原名《满汉全席》)早已脍炙人口,也很具贯口的特点。请看其中一段: 

  您慢慢说,后边还有什么菜? 

  后边头一个就是蒸羊羔儿。 

  这可是大补的菜! 

  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酱肉、香肠、什锦酥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丝儿、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腰丝儿、黄心管儿、焖黄鳝、焖白鳝、豆豉鲶鱼、锅烧鲤鱼、清蒸甲鱼,抓炒里脊、抓炒对虾、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麻酥油卷儿、卤煮寒鸦儿、熘鲜菇、熘鱼脯、熘鱼肚儿、醋溜肉片儿、烩三鲜、烩白菇、烩鸽子蛋、炒银鱼儿、烩鳗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炝竹笋、芙蓉燕菜、炒虾仁儿、烩虾仁儿、炒腰花儿,烩海参、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海耳、烧田鸡、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汁儿、炸排骨、清蒸江牙柱、糖熘芡仁米、拌鸡丝、拌肚丝、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糟虾、糟蟹、糟鱼、糟熘鱼片、熘蟹肉、炒蟹肉、烩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焖冬瓜、焖鸡掌儿、焖鸭掌儿、焖笋、烩茭白、茄干晒驴肉、鸭羹、蟹肉羹是三鲜木须汤。 

  吃不了啦。 

  后边还有 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氽丸子、南煎丸子、木须丸子、烙炸丸子、豆腐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一品丸子、一品肉,红焖肉、白焖肉、樱桃肉、马牙肉、荷叶肉、坛子肉、福禄肉、元宝肉、烀肉、扣肉、松肉、罐肉、烧肉、烤肉、大肉、白肉、酱豆腐肉、红肘子、白肘子、熏肘子、酱肘子、水晶肘子、蜜腊肘子、锅烧肘子、扒肘子、涮羊肉、酱羊肉、烧羊肉、烤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氽三样儿、爆三样儿、烩银丝儿、烩散蛋、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煎氽鲤鱼、酱汁鲫鱼、活钻鲤鱼、板鸭、筒子鸡、烩脐肚、爆肚仁、盐水肘花儿、锅烧猪蹄儿、烧肝尖儿、烧肥肠、浇心、烧肺、烧紫菜儿、烧莲蒂、烧宝盖儿、油炸肺、酱瓜丝儿、山鸡丁儿、拌海蜇、龙须菜、炝冬笋、玉兰片、浇鸳鸯、烧鱼头、烧槟子、烧百合、炸豆腐、炸面筋、糖熘 儿、拔丝山药、糖焖莲子、酿山药、杏仁酪、小炒螃蟹、氽大甲、什锦葛仙米、蛤蟆鱼、扒带鱼、海鲫鱼、黄花鱼、扒海参、扒燕窝、扒鸡腿儿、扒鸡块儿、扒肉、扒面筋、扒三样儿、油泼肉、酱泼肉、炒虾黄儿、熘蟹黄儿、炒子蟹、佛手海参、炒芡子米、奶汤、翅子汤、三丝汤、熏斑鸠、卤斑鸠、海白米、烩腰丁儿、火烧茨菰、炸鹿尾儿、焖鱼头、拌皮渣儿、氽肥肠儿、清拌粉皮儿、木须菜、烹丁香、烹大肉、烹白肉、麻辣野鸡、咸肉丝儿、白肉丝儿、荸荠、一品锅、素炝春不老、清焖莲子、酸黄菜、烧萝卜、烩银耳、炒银枝儿、八宝榛子酱、黄鱼锅子、 白菜锅子、什锦锅子、汤圆子锅、菊花锅子、煮饽饽锅子、肉丁辣酱、炒肉丝儿、炒肉片、烩酸菜、烩白菜、烩豌豆、焖扁豆、氽毛豆、外加腌苤蓝丝儿。 

  喝!这菜可真不少。 

  你爱不爱吃? 

  爱吃。 

  爱吃也吃不了。 

  怎么呢。 

  我没带钱。 

  贯口的段子有两种,一种是以叙述的方式连续叙述许多事情。一种是以第一人称连续叙述了许多事物的过程。 

  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的贯口主要是在叙述一段故事的过程之中,又连续地叙述了许多别的事物,这些事物是用来说明或丰富原来的故事细节的,或者说明这些细节与原来的故事细节的,或者说明这些细节与原来的故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从《报菜名》中这一段里可以看到,只有一口气用贯口叙述出来,听着才有声有色。如果捧哏的当中插话,哪怕是说的一般衬字不但不会使这种叙述更加生动,反而会打断逗眼的情绪,结果画蛇添足,影响了艺术效果。 

  这样性质的贯口,在表达事物的方式,基本上和一头沉的表演方式相同,所以它也具有一头沉的特点。 

  贯口的另一个表现方式,就是在叙述中两个人相互争辩的时候,其中一个旁征博引,叙述了许多别的故事,主要是使这个段子中的人物性格更加突出。这种贯口的性质,基本上和子母哏相似,所以在表演上,也具有子母哏的特点。 

  贯口里的大段叙述,一般都管它叫趟子。说的时候,必须注意语气的迟急顿挫、语调的婉转悠扬,要说的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以免引起观众和演员在心理上的紧张。在说趟子时,还要注意掌握好气口,就是在哪里换气,而使听众又觉得情绪连贯而不断线。就跟唱歌一样,必须在有呼吸记号的地方换气。否则,就会出现不连贯。当然,这需要教师指点和在实践当中摸索。如果气口找不准或者找不到,在比较长的趟子里,就会把演员憋得脸红脖子粗,使听众心理上增加了负担,影响了演出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