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来源:时间:2021-10-14

  合唱艺术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就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爱,在艺术指挥过程中,需要指挥者具有较强的合唱综合素养,同时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和对作品的掌握和把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指挥作品,实现合唱艺术指挥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合唱艺术指挥过程中,应该不断强化基本素养和艺术能力。本文在深入分析合唱艺术指挥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基本素养和能力提升的主要对策,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合唱艺术指挥质量的预期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音乐艺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升,合唱艺术作为一种主要的音乐形式,受到众多人的欢迎和喜爱,其在音乐发展中的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在此过程中,要想实现合唱艺术的长久发展,培养具备合唱艺术指挥基本素养和艺术能力的专业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合唱艺术指挥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深入分析合唱艺术指挥基本素养和能力提升的有效对策,对促进合唱艺术指挥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合唱指挥艺术表现力的内涵艺术源自生活,合唱作为一种团体性的艺术表现项目,重点在于情感表达,通过将艺术理解与情感融入到合唱中,实现艺术信息的有效传达。综合来看,现代合唱艺术形式丰富多样,融入多种唱法,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此外,合唱艺术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具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在开展合唱艺术当中,指挥是核心,指挥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艺术表现的综合效果。在实践中,指挥者不仅需要外在表现能力,对其个人修养、文学造诣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一,指挥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高效的组织协调,实现整个乐队的有机统一。第二,指挥者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通过整合创新指挥方式,引导合唱团成员真正融入到整个艺术体系中,提升乐队的表现力,实现合唱效果的最优化。基于此,在实践中,需要合唱团指挥从内在、外在两个方面入手,构建现代指挥体系,不断创新合唱指挥方式,实现合唱指挥艺术表现力的综合提升。指挥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肢体艺术,是通过肢体动作传递合唱语言信息的方式,在指挥实践中,指挥者的一举一动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其头部、手部、身体等动作,构建起指挥体系,实现合唱音乐指挥的有效互动,引发听众的共鸣,提升合唱艺术综合表现力,引导合唱效果不断提升,满足当前合唱艺术发展需求。在开展合唱指挥过程中,指挥者在指挥时候要准确把握音乐节拍,与乐队进行密切配合,与合唱团通过眼神等方式进行有效交流,通过暗示配合等方法,提升合唱指挥的综合艺术表现力,实现合唱艺术效果的提升。 

  二、提高合唱指挥艺术表现力的要点 注重协调统一在合唱团指挥过程中,合唱指挥是一个音乐信号的统筹者,现代合唱艺术规模不断加大,合唱声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对合唱指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合唱指挥,要想提升合唱表现力,要注重节奏把握,有效释放音乐信号,对合唱团成员进行有效引领,形成合唱凝聚效果,提升合唱艺术的表现力,通过合唱触及灵魂深处,提升艺术表现力,将听众真正带入到音乐世界中来( 二) 做好指挥前的案头工作要想保证合唱指挥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具备挖掘音乐作品深层意义的能力,只有保证对音乐作品深层意义的分析,同时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主体结构才能保证指挥工作的完美呈现。为此,需要在实际指挥之前,对作品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将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变成指挥者从内心出发的情感,这样在进行指挥动作确定时,才能使动作更加流畅,更能体现音乐作品的真实作用。通过以往的案头准备工作可以发现,由于各个指挥者的指挥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进行案头准备工作时,对音乐作品的解析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都会包含对音乐创作背景和结构的分析,希望可以通过指挥者的二次创作,实现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真实表达。为了保证合唱指挥案头准备工作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做到对音乐作品相关信息的全面了解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歌曲创作的背景、歌曲结构的特性、风格以及创作依据。音乐是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与其他艺术作品之间的差异在于音乐作品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加全面的视听体验。不同于其他艺术作品仅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音乐作品对情感的表达较为贴切,很多音乐作品都是能够快速带人们到相应的情景中,使人们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为此,音乐作品也成为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最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作为合唱指挥者,为了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最真实表达,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就必须加强对音乐作品背景和结构的充分了解,提升自身的艺术处理能力。其次,合唱指挥者还应该对音乐作品的段落分布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充分掌握作品中的节奏速度和表现的力度。在实际开展合唱之前,在不破坏音乐作品本身情感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再次创作。注重对各个表现形式细节的处理和安排,同时对重音部分给予演唱者直接的指导,使其吐字清晰,有效提升合唱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 以优化合唱表现力为抓手合唱指挥作为整场合唱的引领者,要通过专业的指挥手势对合唱团成员进行提示。从整场来看,乐队指挥是合唱团重要的表演者之一,其动作不仅关系到外在艺术表现效果,对合唱团成员的发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合唱团指挥要聚焦音乐本质,提升合唱表现力。( 四) 合理设计指挥动作为了提升合唱表演的演出效果,需要在做好指挥案头工作的基础上,对歌曲作品表达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确保对指挥动作的合理确认,使其能够充分表达指挥者的情感与歌曲阐述的内容。在进行动作设计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没有意义的动作,指挥动作也不宜太过烦琐。同时,要尽量减少机械重复的动作。除此之外,合唱指挥者还需要与演唱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确保在指挥者做出相应的动作时,演唱人员能够给出相应的反应,提升表演的默契度。这就要求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对默契配合的培养,这对合唱表演的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五) 注重寻找音乐表现特色道路随着现代合唱艺术的发展,传统合唱艺术评价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实践中,合唱团指挥要为合唱团成员选择合适的特色表现道路,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合唱的综合艺术表现力,促进合唱艺术效果的不断优化,作为合唱指挥,要认识并发现合唱团成员的特点,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挥方式,激发成员艺术潜力,实现艺术表现效果的提升,满足当前合唱艺术发展需求。 

  三、提升现代合唱指挥艺术表现力的原则( 一) 优化合唱艺术指挥对策,提高基本素养在传统合唱艺术指挥模式之下,指挥计划都是由合唱指挥独立设计完成的,所采用的也都是合唱指挥的角度,传统合唱艺术指挥计划过于注重理论的灌输,忽视合唱团成员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锻炼和培养,这对于合唱团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不利于艺术表现力的提升。在新的合唱艺术发展形势之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基本要求,有效提升合唱团成员的综合能力,应该对合唱艺术指挥计划进行重新调整,为提升基本素养和能力制定一个相对明确的指挥方向。具体来说,合唱指挥应该在平时的指挥过程中注重观察合唱团成员的学习特点和对合唱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结合合唱团成员的实际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在充分掌握合唱团成员基础水平的基础上,对之前的指挥计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优化合唱艺术指挥内容,在符合指挥要求的情况下,突出合唱团成员基本素养和能力培养,把培养锻炼基本素养和能力贯穿到合唱艺术指挥的全过程中。除此之外,对于指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合唱指挥应该对合唱艺术指挥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促进合唱艺术指挥计划不断优化升级,有效提升基本素养和能力。( 二) 强化指挥的针对性,提高基本素养和能力一直以来,在合唱艺术指挥实践中,一刀切的统一指挥模式贯穿在全过程中,在时代发展形势下,这种落后的指挥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指挥模式才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在合唱艺术指挥过程中,合唱指挥应该及时摒弃陈旧的指挥理念,给合唱团成员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指挥计划,帮助不同基础水平的合唱团成员提升合唱艺术综合素质。对于合唱团成员来说,由于背景和环境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统一的指挥形式之下,可能有些合唱团成员早已经理解了所学知识,而另外一些合唱团成员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没有解决,长此以往,将会使合唱团成员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后续指挥的顺利开展。所以,合唱指挥应该在合唱艺术指挥实践中关注合唱团成员的学习情况,对于基础水平较好,接受知识较快的合唱团成员,制订高于一般水平的指挥计划,并且适当地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拓宽合唱团成员的知识面,而对于基础水平较差,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合唱团成员,合唱指挥就应该适当地降低课程难度,多给合唱团成员讲解基础知识,帮助合唱团成员打牢合唱基础。这样,不同基础水平的合唱团成员都能在合唱艺术指挥过程中提升自己,从而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提高合唱团成员的基本素养。 

  综上所述,在进行现代合唱指挥过程中,合唱团指挥要不断创新方式、转变观念,通过优化合唱指挥的方式,提升综合艺术表现力,实现合唱艺术效果的提升。在实践中,现代合唱指挥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