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托气氛第一要:曲牌

作者:来源:时间:2022-10-11

   京剧曲牌是京剧音乐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京剧的发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京剧曲牌各有固定的名称、句数、句格(包括长短不等的字数、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调方面的板式、板数、调高等,格律相当严谨。 京剧曲牌就是曲调的名称,俗称牌子,是京剧艺术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京剧曲牌是伴随着京剧的发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经过前人(包括作曲者、乐师、演员、剧作者)长期的舞台实践,在不断吸收与借鉴、精心创作和改革中逐步与京剧形成了统一的风格,成为京剧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曲牌各有固定的名称、句数、句格(包括长短不等的字数、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调方面的板式、板数、调高等,格律相当严谨。不过有些曲牌没有唱词,只用它的曲调作为器乐演奏的吹打曲牌(亦名工尺牌子),如水龙吟柳摇金之类,可以自由反复,也可以中途停止,以及只念不唱的干牌子,则属例外。

  京剧曲牌按其形式和使用上的不同,大体分为混牌子清牌子两大类。 

  混牌子主要来源于昆曲,这是由于昆曲的历史早于京剧,在清朝末期常见于两个剧种同台演出,从而形成了艺术上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而京剧的乐师们便把昆曲中的曲牌、唱腔等移植到京剧舞台。所谓的京昆不分家便由此而来。混曲牌一般都带有原来的唱词,并配有特定的锣鼓经,格律相当严谨的,曲牌都具有固定的句数、句格和板式、调门等,比如京剧中常用的混曲牌有风儿松、六儿令、三枪、点绛唇、泣颜回、江儿水、拜场、尾声等。经常用于传统剧目《雁荡山》、《两狼关》、《挑滑车》、《汉津口》、《小山河》等。 

  清牌子一般没有唱词,很少配锣鼓经,基本上是单纯的器乐曲调,并可以自由反复演奏,绝大部分来源于民间器乐曲。在以上两类曲牌中,按演奏乐器不同又分为大唢呐曲牌、膜笛曲牌、海笛曲牌、胡琴曲牌四个部分,由于每个部分的主奏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各有特点,所以在演奏出来以后,韵味和风格各有不同。清曲牌的大唢呐曲牌有水龙吟、柳青娘、朝天子、将军令等,膜笛曲牌有小开门、哭黄天、汉东山、朝天子、万年欢等,海笛曲牌有步步高、行街令、一枝花,胡琴曲牌有西皮曲牌、反西皮曲牌、二黄曲牌、反二黄曲牌,常用有小开门、柳青娘、洞房赞、万年欢、哭黄天、朝天子、节节高、雁儿落等,经常用于传统剧目《群借华》、《挡马》、《雁荡山》、《海瑞背纤》、《康熙大帝》、《后金春秋》、《美狐》等。 

  京剧曲牌有几百种之多,后来常用的不过几十种,这些曲牌除能配合动作、辅助唱念、表演和表现戏剧情节外,还可使京剧艺术更富有感染力,起到渲染舞台气氛,吸引观众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少剧目的演唱增添了舞台的艺术效果和音乐上的特有的色彩。 

  京剧曲牌在京剧演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京剧音乐这个综合艺术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用的曲牌有1.西皮小开门:京剧胡琴曲牌,多用于配合帝王、后妃升殿时的仪仗、先导,以及他们本身念引、入座和大臣们参拜等动作,如《宇宙锋》中秦二世的升殿等,有时也可以配合一般动作,切不限于人物身份,如《空城计》中的老军扫街,《群英会》中鲁肃放置假信等,均奏西皮小开门。 

  2.胡琴曲牌:京剧的胡琴曲牌基本上和笛子曲牌一样,也是用于打扫,更衣,梳妆,设宴,行礼,庆贺,祭奠,行路过场以及舞蹈等处,还有在配合哑剧式的表演动作时也经常使用。由于胡琴等弦乐器操作灵便自如,适应力强,所以胡琴曲牌在舞台上的运用比笛子曲牌更为灵巧。胡琴曲牌大部分是从昆曲用的笛子或唢呐曲牌移用过来,如小开门万年欢柳摇金山坡羊川拨棹傍妆台等。也有来自民间丝竹乐曲的,如花梆子东方赞小磨房海青歌等。这些曲牌改用胡琴演奏之后,由于胡琴各种定弦的特色和演奏时的弓法、指法的运用以及和二胡、月琴、弦子等的配合,往往会出现更为新鲜的效果。 

  胡琴曲牌又名丝弦曲牌,一般不用锣鼓伴奏,有时只用单皮鼓或大小堂鼓击奏花点。丝弦曲牌也有只用弹拨乐器演奏而不要用弓弦乐器的,这是为了表现某种特定的情调,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城楼抚琴所用的琴歌等。 

  3.吹打曲牌:凡唢呐曲牌中的清曲牌,笛子曲牌,均称吹打曲牌。 

  4.干牌子:干牌子又名干念牌子,原是可以唱的曲牌,后来改唱为念,去其曲调,仅留下锣鼓伴奏的部分,以锣鼓的音响节奏来衬托干念台词的节奏,如水底鱼扑灯蛾四边静金钱花等都属此类。这种干牌子有时也去其念白,仅以锣鼓节奏来配合舞台上特定的身段动作。 

  5.大字牌子:京剧曲牌依其配器形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别,凡带有唱词,以群众齐唱形式出现,并有唢呐加锣鼓伴奏的曲牌,就称为大字牌子。所谓大字就是曲词,过去的工尺谱,是把曲词用大的字体写在中间,而曲谱是附在大字旁边的,故名。又称混牌子,混曲牌,锣鼓曲牌。 

  6.混牌子:凡把大字牌子去掉歌词,仅由唢呐吹奏曲调,并加锣鼓伴奏的,名为混牌子。 

  7.清牌:凡把混牌子减去锣鼓,仅由唢呐吹奏的曲调,名为清牌子。 

  8.八板:京剧胡琴曲牌,八板又名老八板,是中国民间流行很广的器乐曲。京剧多用于活泼轻松的舞蹈场面,如《红娘》中的扑蝶(用西皮),《桑园寄子》中的绑子(用二黄),及《打花鼓》的舞蹈等,均奏八板 

  9.八岔:京剧胡琴曲牌,八岔是从八个曲牌里选出八个乐句,经糅合联成一个完整的曲牌,因而得名。八岔的曲调顺畅,旋律优美,音调与四平调相近,故多用于四平调或二黄原板的前面。如《梅龙镇》、《问樵闹府》等剧,均用八岔伴奏。 

  10.二黄小开门:京剧胡琴曲牌,用法与西皮小开门相同,只是用于二黄戏中。如《贺后骂殿》中的赵光义和《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上场,以及《问樵闹府》中范仲禹酒醉被送往书房,《清官册》中寇准更换服装等处,均奏二黄小开门 

  11.反二黄小开门:京剧胡琴曲牌,不一定用于唱反二黄的剧中,而是与正二黄的小开门变换使用。如《贵妃醉酒》中高、裴二力士及宫娥们向杨玉环进酒时,即奏反二黄小开门 

  京剧曲牌在京剧音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作用是描写环境,烘托舞台气氛,配合演员的表演,其衬托作用。京剧曲牌和打击乐的各种锣鼓点子构成的场景音乐,具有很强的表演力。演奏一支曲子可以是舞台上的气氛,发生为剧情所需要的变化,为演奏增光添彩。 

  有些曲牌在特等的场合是用。如万年欢配合喜庆、宴请等场面,小开门用于行路、写信、拜贺、打扫、更衣等场面,大开门用于升帐、升堂场面,傍妆台用于气派较大的摆宴场面,哭皇天用于吊唁、祭奠、场面等等。有些曲牌是专用的。如唢呐曲牌中的哭批用于剧中人自尽或走投无路时,久别重逢、悲喜交集时用哭相思,剧终时用尾声等。 

  有些曲牌是一曲多用的。如唢呐曲牌风入松用于发兵、回操、回山、行军等,江儿水用于对话、奏本、饮酒畅叙的场面,公尺上用于一般迎送宾客、借旨及参拜等场面,急三抢用于行路、写信、看信、饮酒、哭泣。 

  京剧曲牌还用于配合演员的表演。在《贵妃醉酒》中,自始至终由胡琴演奏的曲牌伴奏配合杨玉环的表演,是用了小开门万年欢傍妆台柳摇金等多支曲牌,构成一篇连绵不断的乐章;《拾玉镯》中孙玉娇喂鸡做针线活、拾镯的表演用了柳青娘海青歌洞房赞等几支曲牌。 

  京剧曲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有的曲牌经常变化,可以表现不同的意境。例如柳青娘用唢呐主奏,可配合《战马超》的张飞,马超夜战;改以丝弦演奏,则用于《花田错》的针黹场面,配合刘玉燕和春兰主仆赶制绣鞋的表演。万年欢在《贵妃醉酒》中作为舞乐曲牌,用来配合杨贵妃舞蹈动作,在《生死恨》中,则用于表现韩玉娘夜梦程鹏举。柳摇金在《贵妃醉酒》中改调换弦达五次之多用于杨玉环的醉态。京剧曲牌的演奏有相当大的自由度,配合演员表演,根据需要,演奏时间可长可短;可以反复演奏或变换演奏;可以随时终止演奏或转入演唱,而不像歌剧那样,演员表演要受所创作乐曲的曲式结构和时间的制约,必须在乐曲终止或规定的地方才能结束或转入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