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水南音科普
作者:来源:时间:2023-04-20
地水南音是南音曲种中极具特色的一种,“地水”本是卦名。因乡间一般的瞽者,都操卜卦业,故把卦名作为对盲者的别称,人们把由失明艺人演唱的南音称为“地水南音”,演唱者被称为瞽师或瞽姬。地水南音,据说从清末开始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粤调说唱。演唱者多为实名艺人,时至今日,地水南音已几成绝唱。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几乎所有会粤语的都会哼上尤其是香港电影《胭脂扣》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遍全国,这几句优美的曲词也为人熟悉,不懂粤语的人也能跟着梅艳芳和张国荣唱上几句“今日天各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篷窗思悄然。”这些歌估计很多人会把它笼统的当作粤曲,但这就是地道的地水南音。它是番禺区代表性名录项目。
地水南音是流传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粤语说唱艺术。它在木鱼歌、龙舟歌基础上,吸收潮曲和江浙南词的长处,变化融合而成。清末民初,失明男艺人唱的南音成主流,乡土气息浓郁,时称地水南音。平腔南音是地水南音的重要流派之一,始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番禺沙湾南音演唱家陈鉴。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失明艺人们或于街头或沿门卖唱,或受雇到酒楼、茶楼、烟馆、妓院、私人寓所献唱谋生,唱本超千首。
地水南音以七字句为主,每句八拍,字句工整,多有出自文人手笔的既定曲词,演唱内容多宣传忠孝伦理、讲述个人遭遇等。多以椰胡、拍板、筝或洞箫伴奏,亦有清唱加上竹板为节拍的。乐器音韵的苍凉悠远,衬以瞽师低沉沧桑的腔调,唱尽世态炎凉,听来别有韵味。平腔南音则故事性较强,擅于把深奥的曲词化成俚语,运用声调、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把各种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乡土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地水南音(平腔南音)是广府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为粤曲所吸收,也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水南音(简称南音)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一种以广州语表演的说唱音乐,始于清末。梁培炽认为“地水”本是卦名,瞽师很多都操占卜业,故把卦名转为盲者的别称。亦有人认为地水是指广东沿海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生活环境。在20世纪初最为流行,至今已几乎绝迹。地水南音常见于香港当时的妓院、烟馆及茶楼,不少歌词涉及色情题材,因此又被俗称老举南音。自从香港于1935年全面禁娼后,地水南音亦开始逐渐式微。茶楼和电台的地水南音,也于1970年代起消失。
地水南音和粤曲南音:
在清末民初,粤剧出现重大改革,从以往以舞台官话为主,变为运用广府话唱和念,并且吸收了南音、木鱼、龙舟、粤讴等说唱的曲体。为了区别,通常把瞽师所唱的称为“地水南音”,粤剧里的称为“戏台南音”。而一些粤曲女伶如小明星亦会将南音曲调单独演唱,但是和瞽师并不相同,女伶很多时不自觉地渗入梆、黄腔口,可以称为“粤曲南音”。
地水南音在1920年代开始式微,据李健嫦综合分析:原因是粤曲广受欢迎,减低了地水南音的吸引力。1932年香港政府实行禁娼政策,使南音艺人们的生计大受影响,而部份妓女转以歌伶身份演唱,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竞争者。到了六十年代,电台的广播流行,改变了听众往茶楼的模式,而电台广播转而迎合年青人口味,播放西方流行曲为主,社会风气转变,且无后人承继,传统演出场合亦逐渐消失,导致南音衰落。
早期的南音并没有留下录音,直到1975年,荣鸿曾研究演出场合对演唱者的影响,在富隆茶楼重建一个传统的演出场合安排瞽师杜焕录音,才保留了一些录音资料。1980年代中期,南音唱片的出版比以往多,当中演唱的多是粤剧艺人。地水南音的瞽师是自弹自唱的,用右手弹筝、左手打板。而粤曲艺人则只是负责唱,伴奏由其它乐师担任,伴奏的乐器有箫、三弦、琵琶、古筝、椰胡和板等。在传统的南音伴奏里,筝、椰胡和板是常见的,有些编制中也会用到箫和三弦,琵琶则较为罕见。
在结构上,一篇南音多数由数段组成,每一段都有起式、正文和煞尾。通常都是从慢板开始,逐渐加快。但一首粤曲之中,板式非常多变,全曲其实夹杂着很多不同曲体,包括有流水南音、木鱼,中间又夹杂说白,而速度的变化也较多。粤曲艺人演唱南音时,唱腔亦和传统南音有所不同。
地水南音是一种由盲人自弹自唱的传统岭南说唱艺术,唱腔与琴韵水乳交融。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于清代的地水南音多年前成为了绝唱。而当慢生活成为时下人们的一种时尚的时候,地水南音绝处逢生,它以酒吧、茶楼、电影、舞剧、讲座等不同的形式“还魂”于时尚文化中。
粤语南音产生于清朝,曾在上世纪初粤语方言区的私人寓所、茶楼、街头等场所盛行,南音唱词为七字句韵文体,可加减衬字,但句格、声韵、节拍要求严谨。以岭南地区特有的南腔南调演唱,饱含市井风味。旋律婉约优美,南国地方色彩浓郁。南音的伴奏乐器以椰胡、竹板、古筝为主。复杂的故事,简单的乐器,每一曲南音中流露出的冷暖人生,唱得沧桑、听得唏嘘。
上年纪的梧州人都会记得,梧州有个盲人唱家“盲威”,自弹自唱粤曲,曾在我台1990年举办的梧州市曲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可没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叫廖志雄,他5岁失明,之后学习二胡。盲人学艺十分艰辛,需要老师手把手摸着弦来教,节拍则用手指尖敲击琴身作响。当年梧州的“私伙局”,廖志雄是常客。茶楼曲艺开锣,戏院大老官唱戏,他必到无误。他静心听曲、细心揣摩,渐渐掌握了演唱要领和表演曲目,并在数年的演唱实现中摸索出自己特有的腔韵,并给自己起了个艺名“盲威”。
为拓宽自己的艺术道路,他独自去了名师云集的广州。在茶楼,他以曲会友;在凉茶铺,他细心品听。他在4年间参加了8个曲艺队巡回演出,几十间戏院曲艺场所轮着上台。除了固定演出,逢“七姐诞”、中秋等传统节日还要去到南海、番禺、顺德等下乡演出。盲人去乡下演出是危险的,为了赶场,起早摸黑是常事,还要半夜两三点赶着上船,码头没有灯,一个明眼人领着六七个盲人,挨个排着队搭着肩,顺着窄长的船板一步步挪到船上,一个不留神就会连累全部人掉进河里。
“取经”回梧,“盲威”的南音演唱艺术日臻完美。河堤边、茶楼里,“盲威”以声传情的弹唱,深得市民的赞赏。参加广西第三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他以南音弹唱《一盏明灯照心间》获得“展能”奖和优秀演员奖。1996年“盲威”去世,地水南音在梧州、乃至广西成为绝唱。因为没有传承人,也没有引起广西人的重视,地水南音至今都没有在八桂大地上再次响起。
当年,一杯凉茶、两支粤曲、带来半夜清凉。在凉茶铺、茶楼里、趟栊屋、石板路、河提边……不管走到哪里,大街小巷中总有粤曲飘扬,不期而遇。这样的岭南风情,现在已成为了美好回忆。人们只能在录音资料中找寻一些慰藉。
《客途秋恨》是南音的经典作品,也是一首神奇的作品。这首有两百年历史的清代南音,历来有很多唱家演唱过。有唱功雅致入骨的粤曲名家,有唱腔苦涩苍凉的地水南音盲人,有歌唱随意自然的流行歌手……不管哪一种风格的演唱,只要功力所至,深情所至,都能唱出销魂之美。
张国荣绝对是个另类,他用流行歌的方式来演唱客途秋恨,风情万种。虽然不及前人对“曲韵”的理解与演绎,但“张氏断句”音断意长,干净之中有不舍,别有韵味。而且,张国荣身上有种惊艳的颓废之美,仿佛此身就为南音而生。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文化传统就好比轻轻吹拂的微风,好比天边洒落的明月,与我们的先祖、父母,以及我们自身,一同度过悠悠岁月。《客途秋恨》凭借凉风秋月,一直飘荡到今日。正如传统文化学者、粤剧编剧杨智深认为,地水南音等中国说唱艺术的动人之处,在其本身“由字生腔”的艺术形式,而不在外在包装。这是非常中国化的一种演唱方法,尤其是音调多达九声的粤语,本身丰富的声调更能表达这种演唱的优势。
流行音乐大量采取西方的旋律和鼓点结构,在演唱方面不讲究字正腔圆的精雕细琢工匠精神,所以在音乐内容上不容易打动我们的内心深处。
起源于清朝的岭南说唱艺术地水南音,已成为绝唱。幸得有几个像火种一样的痴人,执着地挽留着这门珍贵艺术绝尘而去的脚步。就是在这些地水南音传承人和一批热心人的努力下,作为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地水南音以戏院、酒吧、茶楼、讲座、电影、舞剧等不同的形式“还魂”于时尚文化中,成为潮人“怀旧”的符号。失落多时的岭南绝唱地水南音,也籍此绵延余韵。
上一页:
下一页: 歌剧《弄臣》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