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课堂——戏曲人物的上场(一)

作者:来源:时间:2020-03-05

戏曲课堂——戏曲人物的上场(一)

   (本网讯   戏曲团   卞秋谚)戏曲传统剧目中的上场形式,大体归纳一下,约有唱上、念上、舞上和溜上等几种。下面我将先分享一下唱上和舞上的小知识。

   唱上,常用于剧中人物的抒情。例如《黄金台》的田单上场,虽是巡城,可是仍以抒情为主。《连环计》的王允《刺汤》的雪艳等等也都是如此。

 

   舞上,经常是用于人物行动性较强的时候。比如在行路时,有的骑马,如《樊江关》的薛金莲趟马上;有的夜行,如《夜奔》的林冲走边上。起霸上,常是表现武将的整装待发;《三岔口》的任堂惠上场时也是起霸,也是整裝的意思,但与穿靠的武将有所不同。

   舞上在行动中也不能不显露出人物的心情,如《八大锤》的陆文龙,打败了岳家军,得意洋洋,舞枪而上,如果仅有枪花的形式,而没有心情得意的内容,就是不好的表演。

   有一种揉肚子上,场面上用[九锤半],一般常用在人物正在焦虑之中,如《回荆州》中的赵云因刘备贪恋享乐不想回国,很焦急地上场,在京剧中用起霸上,在梆子中就用揉肚子上,看来梆子的演法好得多。《翠屏山》中的石秀,在《酒楼》一场也是揉肚子上。《白水滩》如果不带《打堂》,青面虎上场时也是用[九锤半],因他两手带铐,只得用搓链子来代替,而其作用是一样的。

 

 

 

 

 

上一页:

下一页: 最美国粹——《戏曲》黄梅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