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妙,音律美

作者:来源:时间:2022-12-20

  在我校美育课中,京剧是我们主要练习的内容。其中女生主要练习的曲目是《买水》、《红灯记》,男生练习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课堂上,我们首先进行的是走圆场,男生围成一个大圈,手臂举起与肩同高,女生同样也是围成一个圈,然后手势摆成兰花指,双手摆放在腰间两侧。 

  我们学校的京剧美育高水平在每周也都进行为期四天的训练,时间分别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这四天的晚上训练,其中训练的内容也是十分全面的。比如女生的站姿、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的表达、水袖的用法以及扇子的运用等等。男生们联系的内容是刷枪、站姿以及唱腔等等。 

  下面仔细说说京剧的内容有哪些。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 

  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职业)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分类。京剧班社旧有“七行七科”之说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称占行)、净行、丑行、杂行、武行、流行。 

  京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现的。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京剧的发音技巧: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京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系与真嗓、大嗓、本嗓相对而言。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京剧的旦角、小生的演唱均用假嗓,但二者声音的刚柔力度有所不同。  

  左嗓,京剧声乐名词。主要指男声中一种不正常的嗓音,能高而不能低,另外声音刚而扁,圆润不足,有些专唱高调门的老生或武生,即以此嗓演唱。老生嗓音有纯粹左嗓,亦有本嗓而略带左者。另外,左嗓有时亦用作另一解释,指嗓音与伴奏乐器不合,即一般所谓的不搭调。 

  吊嗓,亦作调嗓。京剧演员的练唱方法,也是演员唱功锻炼的步骤之一。 

  喊嗓,京剧演员练声方法,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喊嗓时间一般在清晨,于空旷地区,大声喊出“唔”、“伊”、“啊”等单元音,由低而高,由高而低,反复进行。待声音舒放后,再以唱段进行练习。 

  丹田音,又名响堂,京剧声乐名词。演员歌唱时肺部蓄足气,小腹用力,气似从丹田发出声。一般传统演唱戏曲练声方法,也认为丹田音最能响堂。 

  云遮月,京剧声乐名词。这是对老生的圆润而较含蓄的嗓音的一种比喻。谭鑫培、余叔岩的嗓音都属于这一类型。  

  塌中,京剧声乐名词。演员在中老年时期,由于生理关系,发生失音现象,完全不能歌唱,叫做塌中。  

  脑后音,京剧发声的一种。又名背工音。一般发音,气从丹田而出,经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来。旦角唱腔用脑后音者较少,程(砚秋)派唱腔有时用之。  

  荒腔,亦作黄腔、黄调或凉调。京剧声乐名词。 

  冒调,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音调略高于规定的调门。大部分是由于先天生理条件所造成。 

  走板,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不符合规定的节拍。 

  不搭调,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音调或高或低,不合于规定的调门。习称跑调。 

  气口,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指演员唱曲时吸气的方法。 

  换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演唱时凡遇长腔或拔高处,必先吸气,作好充分准备。唱腔中在何处换气,因人而异,一般称为气口。 

  偷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指换气时不着痕迹,在观众不觉察时偷换。 

  嘎调,在京剧唱腔中,凡是用突出拔高的音唱某一字时,习称嘎调。  

  长吭,长(音掌)是增长,吭是嗓音的俗称,此处指音量。长吭好似加大音量。 

  砸夯,比喻演员演唱似夯地基时的鼓努为力,含贬意。 

上一页: 戏曲团介绍

下一页: 京剧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