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来源:时间:2023-11-19

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孕育期:约从1780年开始,此时京城戏曲舞台上主要盛行昆曲与京腔。

形成期:大约在1840年至1883年间,随着徽秦合流以及汉戏演员的加入,京剧逐渐形成。

成熟期:持续到1917年,此时的京剧已经非常成熟,拥有众多的艺术家和忠实的观众。

鼎盛期:从1917年起,京剧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各种不同的流派相继出现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艺术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融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华并移植了大量的剧本,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京剧的起源一般都要追溯到1790年秋。为庆祝乾隆八十大寿,徽班“三庆班”进京献艺。尔后,其他徽班接踵而来。至道光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合称“四大徽班”,在北京扎下了根。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京剧便是其中之一。京剧与中医、国画一同被誉为中国的“三大国宝”,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与印度梵剧、古希腊悲喜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梅兰芳、余叔岩。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流派纷呈,人才济济,是京剧鼎盛期的又一标志。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201011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201011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花部”与“雅部”之争推动了各种声腔艺术融合。所谓“雅部”,即指宫廷和士大夫推崇的昆腔;所谓“花部”,也叫“乱弹”,即指其他各种地方戏曲声腔。当时的很多戏班根据观众的欣赏习惯和趣味兼演各种声腔,京剧就是在这种诸腔汇集、逐步融合的条件下出现的新剧种。它是由江南入京的徽班,以徽调吸收汉调,又接受昆腔、京腔、梆子腔等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从徽班进京与兴盛开始,到徽调与汉调相互融合,再到“老生三鼎甲”等代表人物出现,最终确立了以皮黄腔为主的北京地方新剧种。

20世纪30年代,随着京剧不断繁盛和影响的日益扩大,“国剧”一词的内涵,从一种理想形态的新戏剧变为中国戏曲的代称,并逐渐指向京剧。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国各地成立的戏剧组织机构,如剧团、剧社或研究社,很多都冠以“国剧”之名,如北京国剧学会、天津业余国剧研究社、济南国剧研究社、大连关东国剧社、上海的中华国剧学校等。这些以“国剧”命名的戏剧组织机构,大多是以京剧为主,兼及河北梆子等其他剧种,其中以北平国剧学会影响最大。193112月,北平国剧学会由梅兰芳、齐如山、余叔岩等人创立,按其宗旨,“国剧”不仅包括京剧,还包括昆曲和其他各种地方戏,但他们的实际活动主要是围绕京剧进行的,只是偶尔涉及其他剧种。

新中国成立后,“国剧”一词在中国台湾及海外地区仍在使用,在中国大陆则逐渐代之以“京剧”。中央人民政府加强了对戏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在“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戏曲改革工作,京剧艺术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上一页: 戏曲团介绍

下一页: 学水袖,遇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