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爆料

作者:来源:时间:2023-12-20

 新闻大爆料

  京剧起源于乾隆五十五年,乾隆80大寿期间,原本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春四、四喜、三庆和春台也进京参见乾隆的80大寿的寿辰演出,在表演节目期间四大徽班与湖北的汉调艺人互相合作表演节目,并把各自的曲艺相互融合在了一起。

京剧是起源于徽班进京后不久的北京,并且吸收了徽剧、汉剧、秦腔、昆曲等多个剧种的特色,而形成的剧种,主要腔调为皮黄腔。

京剧是主要在徽汉两大剧种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腔等多种地方腔调而形成的剧种。其特点是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其吹打曲牌主要来自昆曲。其最初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十行,已逐渐归并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生、旦、净、丑四行。

其各行当都一套比较严格的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上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其表演艺术讲究虚实结合,最大限度的超脱舞台表演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来自南方的四个徽剧戏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史称“徽班进京”。[5]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大量湖广地区演员进京表演,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造成剧团的大融合,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京剧这一称呼首次出现于187627日申报刊登的《图绘伶伦》一文。后来国民党北伐成功,将北京改名北平,“京剧”又被称为“平剧”。又由于平剧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近代学者齐如山甚至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平剧也被称为“国剧”。

 

  1950年代,大批中国大陆人民带着京剧文化到香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龙、洪金宝、元华、袁和平等)。至1970年后,京剧班(七小福)解散,并各自发展。

 

  2006年,《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颁布,对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进行扶持,包括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山东省京剧院、云南省京剧院、沈阳京剧院、黑龙江省京剧院、江苏省京剧院。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也依照该办法扶持。

 

  京剧被定为中国“国粹”,在部分人中引起争议。京剧是因清朝皇帝乾隆的喜好而诞生,当时享有盛名的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受到乾隆的青睐,在满族导演的不断改造下,一个由江南戏曲和满州小调混杂的剧种由此诞生。在清代,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他们与汉族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京剧迎合了满族人、特别是满族上流社会的喜好。时至今日,满语的唱词在京剧中仍有大量遗存。在清朝皇室的追捧以及一些附庸风雅的京城闲人的跟风下,京剧逐渐开始在京津之间这一狭小地带流传,而受众也多限于王公将相和追风的达官显贵。作家鲁迅曾严厉批判京剧,表达厌恶之情。电影、流行歌曲出现后,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京剧在京津一带逐渐式微。目前各地的京剧院团,特别是京津、上海之外的大多数京剧院团,在地方财政支持下勉强维持生计。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10省区市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这一举动引发了争议。

唱就是唱腔,讲究依字行腔、以气带腔、以情带腔,详见音乐条。各个行当之唱腔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及审美标准。

念就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京剧中的念白分“韵白”、“京白”和“方言白”。“韵白”乃是基于湖广音、中州韵所创造出的特殊戏剧语言,它保留了尖团音的分别,部分语音有特殊读法,称之为上口字;典雅持重的主要人物多半念韵白。“京白”乃是经过艺术加工后之北京话;爽快诙谐的人物或者番邦人物多半念京白。“方言白”包含各地方言,如山西白、绍兴白、四川白、山东白、苏白、南京白、天津白等,多为丑角人物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