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运动的基本知识

作者:来源:时间:2021-05-08

  皮划艇是指皮艇和划艇两种不同类型的船艇,这两种运动具有不同的项目特点。这里主要分析了皮划艇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并重点分析了其基本运动技术,以及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皮划艇技术

  皮划艇技术包括选桨、握桨、艇上坐姿、划桨的一个循环动作、呼吸、起航、冲刺及多人艇的配合等技术。

  (一)皮艇的基本技术

  1.选桨和握桨

  (1)皮艇运动员选桨时,两手正握桨杆、对称地放在头顶上,上臂与两肩平行,肘关节屈曲成90°,这时两手距离桨颈15厘米左右,如再加上两端桨叶的长度(桨叶一般长45~55厘米),即为该运动员较适宜的桨长。

  另一种选桨方法是运动员站立在平地,一只手握桨竖立在身前,另一只手臂举起用食指和中指能勾住桨叶顶端,即是适宜用桨。

  (2)皮艇运动员的桨是一支两端为桨叶的桨,桨的长度根据身高而定,男子为216-226厘米,女子为214~224厘米。为了更好地用力,并减少空气阻力,两片桨叶做成偏转70°~90°桨叶偏转角的大小,可以根据运动员手腕关节的灵活程度而定。握桨时,可以用右手操纵转桨板,左手成空握。也可以左手操纵转桨,右手成空握(下图)。握桨的距离十分关键,肘部弯曲90°,若角度稍大或稍小一些对某些风格也无影响。

  2.皮艇的坐姿

  运动员坐在船舱内的中心线上以利于保持艇的平衡。两滕屈成120°~130°,躯干前倾5~15°。运动员自然地正坐船中,头部正直,颈部放松,两眼正视前方(下图)。

  3.皮艇划桨技术

  皮艇划桨是以两边相同的动作在左右两侧轮流重复划动,要求运动员动作高度协调。划桨一个周期动作的构成如下。

  (二)划艇的基本技术

  1.选桨和握桨

  由于单人划艇与双人划艇用桨的长度不同,运动员要根据用途来选桨。一般单人划艇桨的长度同运动员的身高,双人划艇桨的长度与运动员的眉梢齐平。两手握桨时,上手(推桨手)正握桨把(手柄),下手(拉桨手)握在距桨颈15~20厘米处。

  2.划艇的跪姿

  划艇运动员的姿势与皮艇运动员不同,他们采用跪姿划桨。通常把支撑腿(平衡腿)的脚、跪腿的膝和脚这3点,稳妥地放在一个钝角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支撑腿的脚趾朝划桨一侧稍向内转,而膝部正对着前方。支撑脚与跪腿的脚和膝部构成15°~20°的夹角,跪腿的大腿基本垂直于水平面,小腿向对侧偏移,与艇的纵轴成8°~25°角。跪垫高7~10厘米,跪腿的小腿与大腿100°~120°角,脚掌着地,搁在舱底板上,脚趾蜷曲(下图)。

  桨手的身体重心应位于划艇的几何中心之上。身体高大或体重大的桨手,应跪在重心偏后的位置,而体重轻的桨手则跪在重心偏前的位置。

  3.划艇划桨的技术

  划艇分左桨和右桨,划桨动作是单侧划行。因此,比皮艇更难控制平衡。它的一个划桨周期也可以分为入水、拉桨、操向、出水、恢复和稳定阶段。

  (1)入水

  入水是从桨叶尖端触水面到桨叶全部浸入水中的阶段。人水时,运动员的躯干前倾,转体伸肩。两臂伸直,推桨臂的肘部抬高,肩稍后移,手在头的上方。桨杆与水平面约成45°角,将桨叶快速插入水中。

  (2)拉桨

  桨叶入水后,推桨手迅速前推并撑住,使桨叶抓住水。拉桨手的肩后移,利用抬体和转体的力量直臂向后拉桨。从入水后到拉桨,运动员应将身体重量压在桨上。拉桨时腰背挺直,臀部肌肉紧张。拉桨手拉至跪腿开始屈臂。拉桨手的手腕先向内转,同时肘部向外翻,到上体抬至接近垂直时拉桨结束。

  (3)操向(转拨桨)

  在单人划艇上,由于桨手始终在艇的一侧划桨,力的作用会造成艇的转动。因此,在每桨结束时,桨手用“J”形划法来控制舟艇的方向。桨手的推桨手下压和转动“T”形桨把,拉桨手手腕内转上提,顺时针转动桨杆,将桨叶面转到与艇的纵轴线成30°~40°。这时好像桨手把水推离舟艇,从而使舟艇回到直线航向上。

  (4)出水

  紧接着操向动作结柬,两臂继续向前上提桨,桨叶即迅速从水中提出。这时桨叶的运动方向是向前、向上、向外。出水动作必须快而轻柔,使桨叶出水时干净利落,不挑拨水花。桨叶与水面成135°左右。

  (5)恢复

  桨叶出水后,运动员上身挺直,开始转动上体,并把桨继续向前上方推出。恢复阶段要注重肌肉的放松和调整呼吸节奏,以更好地保持动作的协调和连贯。

  (6)稳定

  稳定在恢复阶段的最后,运动员全身肌肉再度紧张,屏住呼吸准备下一次桨叶入水。

  (三)注意事项

  (1)活动期间必须穿戴好救生装备。穿着适当的衣物和帆布鞋,不宜穿着拖鞋或笨重的靴子。

  (2)应采用简单的信号系统,确保所有学生明白及懂得辨别。

  (3)确保已安排救生艇随队出发,并携带后备划桨。

  (4)不在繁忙的水域内进行活动,并严守水上防止船只相撞的规则。

  (5)如有艇倾覆,除非正在漂向危险的障碍物,否则不应弃艇而去,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6)切勿超载。

  (7)切勿航行到筋疲力尽的程度。

  (8)天黑后,切勿继续划艇。

  (9)如风势强劲,不要离岸太远;如已出航,则应顺风势或水势划桨前进,到达安全的口岸后立即上岸。

  (10)初学者切勿在吹离岸风时航行。

  (11)在寒冷的天气下,穿上紧身潜水衣;在炎热的天气下,则应慎防中暑。

  (12)禁止初学者人数超过总人数1/3的队伍远行

  (13)选择责任感强、对活动水域及计划了解的人担任留守工作。

  (14)行程计划须完整周详,并让每位队员彻底了解。

  (15)保证完整的装备及充足的食品、衣物及急救设备。

  (16)活动前或进入水域后,须随时注意气象变化和自然环境变化。

  (17)在面临危机与疲劳等压力时,要随时注意自己及队友的心理变化,并设法调解,保证情绪平稳。

  

  皮划艇静水竞赛规则

  检查船艇上下水规则

  (1)船艇下水前要核对运动员名单或会员证,发给航道牌。

  (2)对每条下水参赛舟艇是否有合格证、航道牌、加重物、运动员的队名及服装标志和该队申报服装颜色一致。

  (3)检查船艇表面是否涂有增加艇速的物质和是否有不准携带的无线电通讯设备、测速仪、电动抽水泵等仪器。

  (4)参赛艇通过终点后应迅速有序地回码头交还航道牌,复查将进入下一轮比赛的船艇。

  出发

  (1)应通过抽签方式决定起航点各艇参加预赛的道次。第1号艇应在左边,然后是第2号艇。依次排列。

  (2)需要进行预赛的比赛,每项预赛应分别抽签。

  (3)运动员应按时进入起航区,以便做好起航的准备工作。起航不受任何缺席者的影响,各艇在起点的位置应使参赛艇的船头处于起航线上。

  (4)艇必须固定。

  (5)发令员应喊“还有10秒钟出发”,以通知运动员剩余的出发时间。在发令员感到满意时,即鸣枪发出起航信号或短而有力的声响。

  (6)在长距离比赛中,发令员应宣布“离起航还有1分钟”,当他满意时,即鸣枪发出起航信号或短而有力的声音。

  (7)起航信号也可以直接喊“GO"。

  (8)若发令员对起航线的排列不满意,即喊“停止”,并通知取齐员重新调整船艇的位置。

  (9)若在口令“离比赛还有10秒钟”或“1分钟”喊出之后,起航信号发出之前,运动员开始动桨,则为抢航。

  (10)发令员应立即鸣两枪,并警告犯规的运动员。若同一运动员抢航两次,发令员必须取消其比赛资格。发令员只对抢航的船艇或运动员发出警告,继而取消其比赛资格。

  中断比赛

  (1)若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阻碍比赛,航道裁判员有权中断比赛。用红旗和声音信号中断比赛,运动员必须立即停桨,并等待进一步的通知。

  (2)若已宣布一次比赛无效,在重新出发时,不得改变艇上运动员的组成。

  (3)若发生翻船,靠外来帮助才进入船艇的运动员或艇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带划和借浪

  (1)不允许带划或接受非参赛艇或任何其他方式的帮助。

  (2)当比赛进行时,严格禁止非参赛的船艇进入整个或部分航道,甚至浮标外区域。

  (3)在1000米以内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在从起点至终点的本航道内划行。他们应尽可能地保持在其航道的中心线上。无论从哪个方向,一条艇与另一个运动员的距离都不得小于5米。

  (4)在1000米以上的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偏离自己的航道,但不能影响其他运动员。

  (5)在长距离比赛中,当每个运动员到达离终点线1000米处,将以声响信号(如铃铛)提醒运动员。

  转弯

  (1)当比赛在带有转弯点的航道上进行时,船艇应从左舷通过转弯点(即逆时针方向)。

  (2)绕过转弯点时,若内航道船艇船头与外航道船艇座舱前缘至少处于平行位置时,外航道的运动员必须给内航道的运动员留出空间。

  对于K2和K4来说,都是指最前面的座舱。

  (3)C1是指与前一个运动员的身体平行,C2是指与最前一个运动员的身体平行。

  (4)比赛船艇碰撞弯道浮标,除非弯道裁判员认为运动员从中得到好处,一般不判运动员犯规。转弯时,船艇在转弯点应尽可能地靠近由浮标标出的航道行进。

  超越

  比赛中,当一条划艇或皮艇正在超越另一条划艇或皮艇时,超越艇有责任始终避开被超越的艇。另一方面,被超越的船艇,不可改变航向

  给超越的船艇制造困难。

  碰撞或损伤

  对于任何对船艇的碰撞有责任的,或损伤划艇或皮艇或桨的运动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同时还要承担损失的费用。

  终点

  (1)载有所有运动员的船艇一旦船头越过终点线,船艇即完成了比赛。

  (2)如果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船艇同时到达终点,则他们在决赛中的名次相等。在涉及是否进入下一轮比赛的预赛中若出现名次并列,则采用以下规定:

  ①如果下一轮比赛有足够的航道,则用抽签方式决定这些船艇进入那个小组。若有可能,也可以使用第10航道;②如果下一轮比赛的航道不够,有关船艇应当重赛。重赛时间应为当天,或半天的最后赛次结束后1小时重赛;③如果重赛时出现名次相同的情况,可使用抽签方式决定名次

  皮划艇运动项目术语

  划幅

  划船运动术语。指桨叶入水至出水间划行的距离。

  划水路线

  划船运动术语。指桨叶在水中划行的轨迹。

  划桨频率

  划船运动术语。指一定时间内划桨的次数。一般为每分钟的30~40桨。各类艇的男子和女子项目,根据训练水平对有效桨频均有规定。

  划桨节奏

  划船运动术语。指桨叶划水和回桨的时间比例。每一划桨周期中推桨时放松,拉桨时用力,形成鲜明节奏。能使有关部位的肌肉得到短暂休息,有利于合理发挥体力,加快划速。

  划桨周期

  划船运动术语。指划桨完整动作的总称。由桨叶入水、划水和回桨3个连贯动作组成。一个完整动作称为一个划桨周期。

  抢航

  皮划艇竞赛术语,皮划艇比赛开始时,各艇在各自航道起航线的后面。取齐员在起航线的一侧,以目测或用自动起航器将各艇艇首挑齐在起航线上。发令员站在取齐员身后,当他们认为已排齐时,即可喊预令“Attention Please”,然后鸣铃起航。如果在“ Attention Please”之后鸣铃之前运动员开始划桨,即为抢航。

  转弯

  皮划艇5000米比赛的术语,又称绕标。皮划艇5000米比赛是在航道外绕圈划行。航道总宽81米,转弯处的半径为40.5米,半圆的弧长127.17米。规则规定5000米的起点在终点线外100米处,从该起点出发划1859.25米至转弯处的一个旗帜,绕过半圆弧上的6面标志旗,进入第2个直航程,划1759.25米至第2个转弯处127.17米,接着划个500米直道再绕标一次,即可划最后500米直道冲向终点。由此可见,500米航程中总共有3个转弯。规则规定长距离是在航道外逆时针方向划进,即一律以左舷在6个标志旗的外侧通过转弯处。在通过转弯处时,处于里航道船艇的艇首正橫线与外航道船艇舱的前缘或划艇运动员的躯干相平行或已超出,处于外道的皮、划艇必须给里道的皮、划艇留出足够的水域进行绕标,否则出现相撞事故将由外道的皮、划艇负责。在转弯处如果运动员漏绕标志旗,可以折回后再绕,否则也将作犯规处理。

  带划和借浪

  皮划艇比赛用语。在皮划艇比赛中,如果相近的两条艇一前一后,后面的艇尾恰好在前面那条艇的艇尾浪尖上,后面的艇相当于顺着浪峰向下滑动。根据研究,如果这两条艇的速度保持相同,那么后面的艇由于借浪而可以节省30%~50%的能量。在比赛中,特别是5000米长距离比赛时,没有各自的航道,出发时各艇相距只有1米左右,在途中只规定一条艇要超越另一条艇,应避开被超越的艇,不得影响被超越者的正常划行,被超越的艇则不能改变航向给超越者制造困难。因此在长距离比赛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带划和借浪,这时的带划和借浪是一种很正当的技术和战术,运动员不仅要学会带划和借浪,还要学会反借浪技术。在1000米以内距离的比赛中,则不允许带划和借浪。

  乘浪

  皮划艇技术名词。皮划艇行进时,借助其他艇产生的波浪力量,使自己的舟艇加速向前推进的一种操纵技术。

  起航

  皮划艇运动术语。舟艇由静止状态转为运动状态,称为“起航”。

  及时正确掌握起航技术,能使舟艇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快速度,取得预先的优势。

  倒桨

  划船运动技术名词。同划桨动作相反,倒桨可使舟艇反方向前进。

  聚集犯规

  划船运动技术名词。在比赛途中,两只舟艇靠近或两艇的桨相碰,称“聚集”。所有参加比赛的舟艇(或桨)离开自己的航道而发生接触或碰撞,则称“聚集犯规”。裁判员两次警告后仍犯规者,即被取消比赛资格。而为了对受害者充分保证其恢复取胜的机会,必要时可以立即停止比赛重新开始。

  

  皮划艇的训练

  1、皮划艇的技术训练

  皮划艇在划行时,由于其总重心高于浮心,所以船艇的稳定性比较差,运动员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翻船,尤其是运动员成跪姿在艇上的划艇,更容易发生倾覆。因此,掌握正确、稳固和熟练的技术,对皮划艇运动员显得格外重要。

  皮划艇技术掌握的难点,应在于既要保持船艇的平衡,又要使船艇快速前进。皮划艇的技术训练应贯穿于多年训练和全年训练之中,经过长期的反复磨炼,形成正确、稳固的技术定型,才能保证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皮划艇的技术训练应贯彻“以水上为主,水陆结合,陆为水用”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在不断改进技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运动员的个人特点,重视发挥其技术优势,并使运动员的技术逐渐趋于完善和稳固。

  在技术训练中,又要经常考虑培养运动员适应风向和水流的变化,掌握合理分配体力,善于应用借浪和反借浪等各种应对措施,提高应变能力。

  皮划艇技术训练主要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1.陆上练习

  (1)掌握握桨和转桨动作练习。

  (2)划桨分解动作练习:熟悉划桨各阶段动作和动作路线。

  (3)划桨完整动作练习:掌握动作的连贯和协调。

  (4)坐在长板凳上或跪在地上做划桨练习:改进和提高完整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5)在划桨池中做划桨练习:熟练划桨动作路线,掌握划桨动作节奏和合理用力。

  2.水上练习

  (1)在重心较低的无坐板艇上或宽艇上做完整动作练习,要求划桨动作正确、连贯、协调。

  2)在单人艇上做完整动作练习,要求保持船艇平稳,掌握划桨动作节奏和合理力。

  (3)低频技术练习,要求平稳匀速前进。

  (4)不同距离的技术划练习,要求平稳加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