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实践部第六周工作简报

作者:胡家鑫来源:时间:2020-04-12

(本网讯,通识教育学院劳动与社会实践部)第六教学周通识教育学院劳动与社会实践部继续结合疫情防控情况,充分发掘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居家劳动实践,创新体制机制,注重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学校把劳动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联系起来,通过公益劳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品行习惯、生活技能、交往艺术、团队精神。

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和环境意识,而且帮助学生建立了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促进了立足校园、走进社区、服务社会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现将本周开展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1、本周,组织语言文化学院17语言3班、4班两个班级进行劳动,布置具体劳动要求并规定于下周三之前上交劳动心得和劳动照片。

2、截止到本周完成居家劳动的班级有,新闻与传播学院17网媒班、影视传媒学院17视传123班、语言文化学院17法学1234班、17语言12班、17英语3班、酒店管理学院17旅管,以上班级居家劳动实践已圆满结束,各班级已经按时上交心得体会和劳动照片等相关材料。

3、通过整理批阅上交的材料,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劳动形式比较丰富。一些学生帮助家里进行农业生产,摘果树、种洋葱等,有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的学生帮助家长在店里工作,进行维修摩托车、洗车等事情,还有的学生奉献爱心做公益,擦拭公共区域的扶手、铲除小广告等。从中可以看出在一周的劳动实践中,学生们能够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

4、影视传媒学院17视传1班的姜映辰同学,帮助家里轧钢筋,通过劳动实践他体会到:“劳动不单是必备的生活技能,也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知道了父母劳动赚钱是多么的不容易。由于平时父母对我都比较照顾,不舍得让我参与到生产劳动中来,让我对劳动的概念了解肤浅。父亲对我说的一句让我感触很深‘儿子,你这才累几天,你爸你妈都累了好几十年’。”本次居家劳动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工作,体会劳动的不易。从同学们上交的劳动心得体会上可以看出,学生们充分理解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5、语言文化学院17法学4班的尚晓攀同学,体会了一次当环卫工人的特殊经历,她说“经过这次劳动,我感受到了平凡小事背后的不平凡,也看到了生活美好背后的那份艰辛,同时也发现劳动会使生活更加充实。以后我会主动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劳动,拒绝乱丢垃圾,我会时刻保持家里的干净整洁,也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充分把劳动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联系起来,起到了育人效果。

6、酒店管理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做家务、做饭等,很多学生不仅在劳动中总结出劳动小妙招,还对自己厨艺受到夸奖感受到了快乐,罗娇同学说:“虽然我的厨艺水平不太高,但也展示过几次,做过酸辣土豆丝、、韭菜炒鸡蛋、土豆泥、麻辣烫等等,每一次展示的自己做的菜时,都会很有成就感,尤其在亲戚朋友尝过自己做的菜,并且得到夸奖时,心里真的很开心。所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是会让人感到快乐的。”

二、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因无法现场指导学生劳动实践,对于学生劳动实践的过程监督有一定困难。部门两位老师通过微信、QQ等网络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劳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

2.劳动心得体会发现部分学生存在敷衍的情况,部门指导老师已经及时要求学生结合劳动内容,重新完善,深刻领会劳动教育的意义。

3.实时收集上交的素材,将有代表性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的照片,及时发布给对应班级,起到引导作用,进一步在学生中弘扬劳动教育的相关精神。

4.劳动与社会实践部教师之前与学生接触较少,存在不能够了解学生特殊情况等问题,部门将与各学院辅导员充分配合,做好学生劳动教育的动员及组织工作。

5.居家劳动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完成劳动任务,但存在劳动形式单一的情况,部分同学重复进行扫地、拖地等简单的家务劳动,没有充分与家长配合,学习洗衣做饭等必要的生活技能。部门将在后期的工作中积极动员,争取开展出更加丰富的居家劳动形式。

 

                                                                      劳动与社会实践部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