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时间:2019-05-24
真看、真听、真想,估计大多数受到话剧训练的人都听说过。这三句话,其实就是要走入人物内心。用自己的反应来反应,用内心的语言来说话。
我不相信,一个人可以用人物的反应来反应,因为人物根本摸不到,只有可能用自己的反应来反应。而在演出的时候,有两个你,一个是在生活,一个在演戏,演戏的那个你在控制着你的行为。用自己的反应来反应,就是要用第一个你跟自己的对手,跟舞美做出恰当的反应。第二个,只是说,哭的时候,不能哇哇大哭哦,这样演出效果是不好的。
真看真听真想,就一定是将第一个你,真实地放在舞台上,而不是在演戏。别人说话,你有反应,别人动作,你有反应,你在不同的场景,看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眼神。这就是真看真听真想。
用内心的语言来说话。有很多导演要求演员写角色小传,这是了解人物的一个方法,如果说,你能够让第一个你,站在舞台上,那么你可以做到了真看真听真想,但,那是你自己,不是角色。如果要走入人物内心,那么你要带着人物的心,站在舞台上。
了解一个人很难,了解自己更难,要带着人物的心,站在舞台上,那是难上加难。人物,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有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如何去了解一个人物呢?
一个人物,幸好不是一个生活,只是一个角色,只是剧本,我们看见的是一座冰山上的一角,所幸的是,这一角,我们可以安在不同的冰山上。
演员创作人物角色,在这里,第一、需要自己的生活,第二、需要自己的灵性,同感的能力,或者说,想象力,第三、需要和导演交流,不断扩充角色的背景,以保证自己想象的人物,在导演的框架范围内。达到以上三点的戏就已经入门了,至少可以让人把一出戏看下来。
上一页: 话剧团小知识开课了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