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云”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作者:来源:时间:2020-03-11

  本网讯(新闻与传播学院 隋仪 对外交流中心 校记者团记者 闫美澄 余龙坤)为响应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号召,沈阳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组建最强“直播天团”,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直播、录课 、微信群聊、公屏讨论等活动,与学生们进行“隔空互动”。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庞铁明在通过其他老师的介绍和试用选择使用QQ群课堂平台技术进行《品牌传播》课程的教授,从已经上完的两堂课看,网络授课效果并不逊色于教室授课的效果,一是教师适应网络授课之后,授课状态和教师授课基本一样,二是每次教师提问,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直播间里回答,学生之间还可以讨论,那种教师提问无人应答的冷场现象几乎没有出现过,讨论的热烈程度远远超过教室授课的提问。甚至吸引了一位15届已毕业的同学也进来“蹭课”。 

 

 

  教授《广告策划与文案写作》的常啸老师认为,这是一门更注重实践实操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熟悉并掌握从广告调研到广告策划、文案写作、媒体发布、效果评估这一整套科学的广告项目运作流程,选择斗鱼平台直播和微信群指导进行授课。通过大量使用视音频等媒体文件,保证在教师直播中完成细致的讲解,同时,及时获得获得学生的反馈以调整授课节奏。常啸老师表示:“直播作为近年来传媒产业的新生态,是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直播、熟悉直播,这也是培养我院学生‘移动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除此之外,常啸老师还认为微信群有利于总结和讨论直播中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得以巩固课程内容。 

 

 

  针对《舆论学》这门课程本身持续性、变化性、公共性与个人性统一的特点,白一宁老师选择采用Bilibili平台的直播方式来进行教学。课程在线直播及保证了师生双方的互动形,更能使师生双方降低成本、高效率的参与课程。且Bilibili平台是学生日常熟悉且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Bilibili平台的多种功能可以将教学效果最大化,例如弹幕可以实现提问、互动等功能,使线上课程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有来有往的高频次互动。白一宁老师也同样采用了微信群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答疑和互动,这保证了教与学的密切联系。 

 

 

  《跨文化传播》的刘伊纯老师采用了超星学习通和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授课。刘伊纯老师在学习通中结合本课特点和国际形势,准备了电子书、课程相关视频、热点新闻、补充资料、研究文献等,辅助学生进行扩展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学生观看视频10分钟左右,刘老师就会在微信群中提问刚才视频当中的重要知识点,检查和监督学生观看和掌握的情况。在课程当中,也会在学习通中设置一次讨论,要求学生进行线上评论,并对评论优秀的同学进行点赞,巩固学习效果。 

 

 

  《好莱坞全球传播策略》的武欣怡老师采用超星学习通录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好莱坞全球传播策略是一门围绕好莱坞电影进行讲述的选修课程,课程中电影案例较多,武欣怡老师课前会搜集大量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相关资源,以确保网络课堂的内容丰富。武欣怡老师会进行相关电影资源的网络分享,并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学习氛围也很轻松。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武欣怡老师较好的利用了学习通系统里的闯关模式,层层递进,在每个视频结束后设置测验题目,对视频中所学内容进行考核,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时刻通过微信群聊与腾讯会议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确保沟通效率,及时把控课程节奏。 

 

 

  《影视创意与创作》的庚镇老师同样选择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组织课堂教学,但他还利用了Bilibili平台。庚镇老师考虑到本课程需要在64课时中兼顾讲授摄影和摄像的基础知识、图片和视频的拍摄实操,影像的创意思维等内容,整合较强。因此在选用慕课的同时,也选用了部分Bilibili平台影视频道和其平台中up主的教学视频进行补充。庚镇老师说:“未来将会适时进行直播答疑,将播放视频素材和直播的形式穿插使用,提升学生上课的新鲜感。” 

  疫情阻挡不了“云见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与学生相聚“云课堂”线上互动,通过多种新颖的网络教学方式与教学平台,让师生在疫情期间更好的沟通交流,从而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师生“云”中相聚,共度美好学习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