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就成“别人家的孩子”
作者:来源:时间:2019-07-16
当下在众多家长的言谈中,“别人家的孩子”成了比对的一个热句子。但大多数人却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那么怎么成为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呢?其实也并不难。
近日,我采访到一位“别人家的孩子”,他就是我校18级建筑学1班的王伟图。本学期王伟图同学以专业年级排名第二的成绩获得奖学金,这在他所学专业中成绩是非常高的,其他如体育、美育成绩也是居高不下。读者是不是会有疑问:“你为什么采访的不是专业第一名,而是第二名呢?”因为在我看来,第二名更有冲劲儿,我们总是有偏爱第一名的意识,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学考试都常说要好好学习,在班里考第一名。当然这是好事,可是太多人都被第一名所累,得了二三名就认为没有价值,或者是不如第一。现在我就告诉大家,位居第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搜索引擎中第一使用率的谷歌进入国内市场之后,未能考虑我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人性化不足;而百度则吸取其经验与教训迅速作出调整,快速占用市场。可见,在第二的位置上反而会让企业学习优秀经验,并通过观察第一的缺点和失误中找到获胜的契机和落脚点,取得更骄人的成绩。当然,处于第一的人或企业,也不是说轻而易举就被二号地位的人或企业取代,但一定要不断的内省,审视自己的不足,巩固优势,补足短板。所以说人有时要有做第二的心态。
王伟图同学面对自己第二名时,会检讨自己的不足,学习第一名的优点。建筑学这个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是,建筑学是五年的学制,那么他当初怎么会选择建筑学呢?王伟图说:“其实在高考报考专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了解建筑学这个专业,我记着我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是班主任李特的设计基础,当时李老师为我们讲解什么是建筑学,建筑学都学习什么的时候,我就开始喜欢上这个专业了。在后来,我在各种画图作业中都认真自主学习、研究,最终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全班第一的成绩。”王伟图的回答很接近我们大多数学生的想法。刚开始,我们肯定都不是很了解自己的专业,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熟悉也发现其中的乐趣,爱上了所学的专业。其实迷茫是可以有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迷茫期,但最后终究是要拨开迷雾走出来的。
对于平时怎样去主动学习,王伟图给了这样的说法:“因为要准备英语四级考试,除了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我每天还在其他的软件上自己学习英语。专业课学习的话,我有时候会参考一些其他书籍,不局限在教科书里。我们上软件课时,老师教了我们制作某个项目,但我会多做几次,甚至删了重做,反复做它几遍,直到自己记住怎么去做。”从王伟图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出学校倡导“自主学、动手学”的重要性,还有那句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在书本上我们怎么了解都不如自己动手去实践,因为实践得真知。
王伟图同学学习的是建筑学,对于建筑学来说画画是一个基本功。而大多数建筑工程学院的同学都是来到学校后才开始接触画画的,对于从零开始的画画,王伟图是这样认识的:“大家都是一起学习画画,主要看你还是用不用心,如果用心的话都能画好的。”我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做不好很多事情其实就是自己没有用心,如果你真的用心对待了,结局往往是美好的。理论学习的过程可能是辛苦的,但我们要去从中发现乐趣。对此王伟图同学说:“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因为对建筑学这个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才会付出十分的努力去学习。而且我们大部分作业基本都是手绘作业或者是手工作业,是那种动手实践的,我认为这些作业都是非常有趣的。”我认同王伟图同学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兴趣可以激发人的学习热情、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撑的人的意志,会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采访得知王伟图始终还保持着一些好习惯,每次做作业都会做很多前期的准备,在材料上都是很用心的去准备,还有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及时的翻阅书籍和资料。建筑学中还有一个软件学习的问题,你平时是怎么去学习软件呢?“在软件方面,我除了在学校上CAD和BIM的课程,我还报考了BIM一级建模师和BIM项目管理的考证考试,我希望我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将软件学到最好。”王伟图同学对于学习真的是下足了功夫啊!
从采访王伟图同学的过程中,我知道了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当然,我们不能只是无限的感慨,而是要从中发现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和王伟图同学身上的优点来改正自己。所以我在采访的过程中简单的总结了王伟图同学的优点:首先,要学会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其次,要从书中走出来,多动手实践。再次,要经常阅读一些书籍来补充知识。如果你也想成为妈妈们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就赶快拿着这些“秘诀”去“练功”吧!
上一页: 走近篮球,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