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社会实践10人、10天,一次温暖的相遇

暖心、贴心,我校志愿者法库支教收获感动

作者:来源:时间:2019-04-12

   本网讯(语言文化学院 宋柯屹 龙雪)今年1月寒假开始,不少大学生以读书、旅行、继续学习等方式充实自己的假期。在沈阳城市学院,有一群志愿者他们以到农村支教开启了不一样的寒假社会实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适逢我校建校十周年。秉承“我行我能”校训,校红十字服务队的10名志愿者在寒假伊始,来到沈阳市法库县李祥堡村,开启为期10天的下乡支教历程。他们带给小朋友和村民温暖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1月初的一天早上,10名志愿者从绿岛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之后到达沈阳市法库县李祥堡村。村委会主任专程来接志愿者,看到志愿者激动的握着领队田泽宇的手不松开,并关心的问了志愿者们许多问题。村委会主任乔成贵带领我校志愿者先去看了龙泉书社,也就是志愿者授课的地方,并带志愿者参观了聚龙泉泉眼。

  经过一番忙碌,将所有行李收拾完毕后,志愿者们开始在灶台上烧火为屋子取暖,家在南方的志愿者是第一次感受到北方的火炕。由于村里没有自来水,志愿者们用自己在聚龙泉中打上来的水洗漱;晚上在农家的火炕上睡觉。艰苦的生活没有人抱怨,只有新奇、快乐和温暖。

  第二天,志愿者们早晨6时30分就起来跑操了,一如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早操。乡村的清晨安静祥和,空气的新鲜让人瞬间充满了力量。此后的9天,领队田泽宇发现志愿者们都能自发起床进行早操,一如既往地保持在学校的秩序和时间观念。每日早餐过后,志愿者们开始了一天的支教,当天的课程是新疆舞、太极拳、蒙古舞和跆拳道。看到志愿者们与村民和小朋友们热情交流并讲授课程,直到傍晚结束才依依不舍和志愿者们告别。支教课程按部就班的进行,志愿者们认真的准备教案,深受村民和小朋友们的喜爱。

  经过几天的相处,志愿者们和一起学习的村民与小朋友们变得熟络起来。傍晚时分,一位村民骑着电动车为志愿者们带来一捆大葱和一麻袋的白菜。村民悄悄地将东西放在门口,志愿者们未曾与其谋面却深深感动着,享受着农村大院里的邻里亲情。

  连日来,志愿者们兵分两路为村里的孩子们进行课程辅导和课外兴趣培养,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教学下,也快速掌握了一门课外兴趣,如:画画、打篮球等。

 

   

  志愿者们进行课外辅导

 

  这几天早上跑早操又多了一位新成员,村里的一位小男孩每天开始跟志愿者们跑步。男孩还领着志愿者跑到附近田野、松树林,围绕村庄跑一圈后又回到了志愿者的住处。又是忙碌的一天,很多小朋友都来到儿童服务站,志愿者们轮流值班陪孩子们看书并进行作业辅导。

  当地一些女村民还给志愿者带来十分常好吃的豆包和馅饼。看到志愿者每天讲课辛苦,村民有些过意不去,专门为志愿者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午餐,让志愿者十分感动。饭后,志愿者们仍旧继续支教活动。一些村民说,志愿者的住的屋子会有冷风吹进来,屋内温度不高,他们担心志愿者会感冒、生病,于是当天下午帮助志愿者将住处的窗户用透明塑料严严的包起来。

  有时吃完晚饭后,志愿者们便集体出门看星星,这是支教中的意外收获。乡村傍晚的天空是深蓝色,零零碎碎的星光点缀着夜空,美的出奇。

  由于快过大年了,村委会主任提议让志愿者和村民们一起包饺子。很多没有包过饺子的志愿者和村民们学着包饺子,大家边包饺子边唱着歌,体会到乡村人的纯朴实在。

  10天的农村支教即将结束,在支教的最后一天,我校志愿者们用给孩子的寄语、10天的教学成果及照片,装扮了一间具有特殊意义的自习室。经过10 天的相处,孩子们已经将志愿者们当做自己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并给每一个志愿者都画了像,而且还起了特别称呼。得知我校志愿者要在早上离开,很多村民和孩子都来相送。孩子们还送来了很多自制的礼物:有图画、有手工制作;村民们也送来了豆包、馅饼等。临别前,志愿者们也留下了不舍的泪水。

  10天的法库支教给10位志愿者带来感动、收获与温暖。看看10位志愿者对支教的感悟——

  土木工程4班 田泽宇: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李祥堡村支教,这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让我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真谛,我要做一名优秀志愿者,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工程造价1班 刘丹:支教的收获是双向的,从打水,烧火,做饭,晨起跑操,定时熄灯,回忆起骑着电动车去乡里买菜时脚部冻僵了,背柴火烧火手部裂口。但孩子的天真与村民的淳朴使艰苦的支教变得有动力、有温情。

  国贸2班 郑新焕:我感受到当地村民淳朴的民风,更体会到他们对我们的认可。期待假期与他们再相遇,志愿服务,我要一直在路上。

  计算机2班 郜宏鑫:村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我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去李祥堡最大的收获是为孩子们带去新知识。

  金融学3班 陈小晴:支教让我得到收获,感谢这次经历,我愿意与志愿活动一路同行。

  金融1班 孙瑞阳:支教中热情的村民帮助我们解决了日常生活的一些不适应,充满活力的孩子真的很可爱。

  网络与新媒体2班 于金蕊:我很喜欢村里的孩子们。在这里我学会了独立的生活技能和为人处事的技巧。李祥堡等着我,我还会再来。

  新闻学2班 谢雨欣:这次支教我感受到村民们的质朴与善良,帮助孩子们学习,更体会到一名志愿者的担当。

  会计4班 邓硕:支教时间很短也很长,不论是苦还是甜,我都喜欢法库支教的经历并感谢这次经历。

  旅游管理1班 张泽心: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我会珍惜的,那些细微的感动和琐碎的记忆,将一直伴随我今后的成长。

  10 天的法库支教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一场有意义的不期而遇。这次假期支教虽已告一段落,但沈阳城市学院的志愿者们将永不止步,一直行走在志愿之路上。

 

   

  沈阳城市学院对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表彰

 

  3月19日晚6时,校团委在我校南楼宴会厅举办2019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分享会。我校党委副书记刘爽、校团委书记谷硕、学生处副处长何兴中等及获奖代表、学生干部出席。我校寒假社会实践参与人数共计7880人,占在校人数的95%,本次表彰大会最终颁发团体、教师及个人奖项共计41项。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通过视频短片回顾了我校七大学院学生实践活动的精彩瞬间。随后,校团委副书记袁敬竹宣读《2019年沈阳城市学院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总结报告》、校团委书记谷硕宣读《关于2019年沈阳城市学院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的通报》。并颁发了优秀微视频作品、“改革创新在路上”优秀新媒体作品、“勇于对内改革 敢于对外开放”优秀调研报告荣誉称号、“弘扬创新精神 倡导改革新风尚”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及团队、“践行改革精神”企业见习先进个人及先进团队、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优秀组织单位等41个奖项。?

  我校寒假实践活动主要围绕微视频征集、社会志愿服务、新媒体共同宣传、社会调研、企业践行五类进行开展,共组织57支重点实践团队。其中志愿服务类28支、企业践行类16支、社会调研类13支,秉承了“五个坚持”的标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专业本领。当天来自不同团队的学生代表分别从实践心得、服务范围、支教体会、家乡经济发展等方面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