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养成记:守得云开见月明

作者:来源:时间:2018-05-10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学霸就是年年拿奖学金,拿各种奖项,或者每门课都拔尖的人,但我的一个学霸朋友——王文青,却是一位懂得学习、懂得生活,而且颇有小成就的“全能型选手”。

 

   

 

  做不平凡的学霸,走不服输的道路。获得班委奖学金的学霸王文青,其实并不是每门课都很拔尖。他在英语方面有所欠缺,甚至可以说是软肋,在考试中很大程度上拖了他的后腿。但就是凭借着自己不服输的劲儿,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在弥补自己的“短板”。王文青说:“平时会泡在图书馆或者上网上英语公开课,来提高自身的英语成绩。我一直相信,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我也可以做的到,甚至更好。”正所谓:“滴水能穿石,功到自然成”,成为一个学霸最重要的是“不服输”的钻研劲儿,这是王文青能够成为学霸的重要因素。

  学习、社团双兼顾,做时间的合理安排者。法学专业的王文青注重锻炼自己的口才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因此他凭借出众的口才加入了校辩论协会。在采访王文青时他说:自己很喜欢参与辩论赛,这可以说是一大爱好吧。当我问道:这样的比赛会不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从而影响你的学业成绩时,王文青坚定地对我说:“当然不会,做我热爱的事情、喜欢做的事,可以让我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学习效率也能大大提高。”同时他也向我介绍了他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尽管社团的活动会很忙,但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两者就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的学霸并不是都一味的坐在书桌前,而是懂的规划时间的人。正如王文青那样,不仅在社团中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也拓展了自己的思路,为自身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真正做到了学习、爱好双丰收。

  勤奋出人才,实践出真知。当我本周末采访王文青的时候,他还在为即将到来的校“模拟法庭比赛”做准备,像这样的有助于自身专业的实训型比赛是不常有的,而对于他来说这既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又是一次难得的历练。王文青说:“法学专业最重要的还是实践,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入门的理论”。我看着他桌上放着厚厚的一沓资料,不禁让我想到他为这次比赛花费了多少时间与精力,他对待事情勤奋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同样,经验的积累也来自于每一次的实践。王文青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

  劳逸结合,做全能型学霸。也许在我们高中时期只忙于学业,而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时间去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但是到了大学就要善于利用这样的时间去充实自己。都说上大学除了学习就是交朋友,是的,王文青就是这样一个喜欢交朋友,比较自来熟,和别人很好相处的人。他的人缘很好,平时在参加各种活动时,会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来丰富他的阅历。王文青通过参加各类活动,既放松了自己的身心,也让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通过彼此的交流和学习也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云开见明,希望在前。其实学霸不单纯是学习的机器,他们也会参加各种活动,因为他们会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人生。当下,人们总喜欢把学霸这个词局限于学习上,但事实并不是如此。通过对王文青的采访看到,在大学里能够成为一个全能型学霸,靠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天赋,而是做一件事情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它做好。王文青将“守得云开见月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正如他所说:守得云开见月明是一种在逆境中的坚持和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无论结果怎么样,我想都可以从王文青的学习方式上中收获或者体会到一些“经验”。也许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感到迷茫和困惑,但我们应该坚信:云开见月明,希望在眼前。

  我欣赏王文青这样的学霸的学习风格和做事态度。正像王文青所说:“趁年轻,丰富自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自己描绘属于自己的多彩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