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好大四学生的最后一班岗” ——访玫瑰园社区主任李丽
作者:来源:时间:2018-04-21
“她叫梁淼,会计学院16级会计学专业,2017年6月搬到玫瑰园,这个孩子性格外向,热心帮助同学,现在是社区学生自管会成员。”站在台上的玫瑰园社区主任李丽说完最后一名学生的基本信息后,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沈阳城市学院第四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辨识学生”环节,每名社区辅导员随机抽取30名学生,每人设定6项基本信息,辅导员要在10分钟内说出30名学生共180项基本信息。与其他社区不同,玫瑰园社区以大四学生为主,还有一少部分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由于实习或考研,大四学生大多数时间不在校内,大三学生下半学期才搬到玫瑰园社区,仅仅呆了不到十天就面临假期和实习,很快又离开了学校,这让李丽的工作很难开展。别看社区在校学生少,可李丽的工作量一点儿都没少,除了日常社区工作,还要时刻与校外学生保持联系,做好实习就业情况的收集和反馈。
玫瑰园社区大约有2000名左右学生,这个基数是其他社区辅导员的两倍甚至更多。每年新的学生住进宿舍,不到一个月她就能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专业、班级、籍贯,甚至家庭成员情况。全校的大四学生,虽然不常见面,但她能说出学生的实习单位、工作近况。用李丽的话说:“哪有社区大家长记不住自己孩子的。”
2015年9月,李丽来到绿岛,担任玫瑰园社区辅导员。三年来,她组织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培养学生尊老敬老感恩的美德,玫瑰园社区与白清寨民政局建立联系,每年在重阳节这一天都组织学生看望孤寡老人。社区还成立了爱心捐助站,长期募集爱心物品,帮助沈阳市苏家屯区佟沟乡贫困村的高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孩子及农村五保户等。让李丽欣慰的是,捐助站刚成立,就收到了大量来自社区学生的爱心捐赠。学生的家长从李丽的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后也开车将儿童书包、画册、铅笔、文具盒、儿童服饰等物品送到社区,“凝聚爱心,点燃希望,这样的善良之举我们都支持。”在校学生最少的社区爱心涌动,就连学生的家长都给李丽留言点赞,“这是孩子最难忘的一课。”
为了提高社区人气,李丽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社区现状,建立针织社团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周末生活。她自学正针的织品样式、反针的织品样式、正反针的织品样式,还挑战了双元宝针的织法。每次活动,她当指导教师,教52名针织社成员针织。而这些针织品很多都捐献给佟沟乡贫困村的村民。
在学生眼中,李丽总能想学生所想,把工作做细。为了方便学生备战期末考试,玫瑰园社区将熄灯时间从23点延长至24点,并在早7:00至晚10:00为同学开放自习室。“临近考试,学生经常在图书馆占不到座位,有些学生晚9点后还想继续学习,所以我们把社区一角重新进行了设计,留给有需要的学生。”李丽给来社区自习室学习的学生准备了热水、电源、学习用品,还有免费wifi使用。玫瑰园社区自习室设立已经3年了,深受学生欢迎,每学期期末预约在玫瑰园社区中心自习的同学人数都在40人以上。
社区学生都爱叫李丽“丽姐”,她对学生严中有慈,亦师亦友。李丽的工作原则很简单,“随时迎接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用老师的身份压制学生,所有工作的前提是以理服人,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解决好学生的难题。”去年6月,梁淼同学搬到玫瑰园社区,由于之前大四学生没有清扫宿舍,梁淼多次找到李丽反映情况,“我当时态度挺不好的,带着气,说话也没太客气。”换寝是社区最忙的时候,李丽一边安排其他学生换寝,一边积极解决梁淼所在宿舍的问题。新学期开学,梁淼发现宿舍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倒让她对自己之前的行为很愧疚。梁淼找到李丽,不仅承认了错误,还主动要求加入玫瑰园社区自管会,分担老师的工作。现在,梁淼成了李丽的得力助手,在各种社区活动中总能看到她忙前忙后的身影。
每学期期末,玫瑰园社区的学生都会收到一份调查问卷,她不怕学生提意见,更希望听到学生的真实想法。李丽想在社区办公楼侧面打造一个可以供学生们聚会的花园,在得到学生会领导的同意后,她邀请建工学院的学生来帮忙设计,并在群里征集社区学生的建议。
每年毕业季,玫瑰园社区在社区中心都要举办毕业晚会,庆祝同学们顺利毕业。有时,李丽也会请一些用人单位现场招聘,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每次毕业晚会,我都告诉自己不要哭,我想和孩子们好好说说心里话,因为这是我们在校园里的最后一次相聚。”李丽对社区、对学生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她说,她要站好大四学生的最后一班岗,这是她的责任。
对外交流中心记者 穆琳/互联网应用学院16级
指导教师 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