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新时代新绿岛⑥|沈阳城市学院毕业就业“真牛”
作者:来源:时间:2020-07-28
沈阳城市学院,一座屹立于绿岛森林公园中的高等学府,风光与文化相伴融合,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于是,“绿岛”便成为沈阳城市学院的浪漫称谓。
【模式名片】签约就业,成功创业,勤学四载,定要甘来。面对就业新形态,沈阳城市学院创建了培养新模式,将人工智能、BIM技术、融媒体、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入到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37个专业中植入171门相关课程,使课程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有效提升了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关键词】鼓励创新支持创业 机制促进多举护航 “云就业”平台
【举措标签】
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完成2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训练。本着“创意点燃梦想、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淬炼人生、创造铸就辉煌”原则,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学校建立了大创工场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设置百万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学校成立了近百个专业学术社团和创新创业小组,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活动和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活力四射、异彩纷呈的创新创业实践,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增长了学生的创业才干,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近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7项,获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奖191项。
机制促进多举护航:为增强毕业就业创业工作实效,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机制,发动全校教职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把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校将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就业意向、签约情况等信息,汇编成毕业生就业动态清单。每周定期召开调度会,通报毕业生就业进度,提出限期“销号”要求。今年,学校与2000多家企业进行联系,举办了1230场“线上招聘会”和网上面试,提供招聘岗位2.7万余个。随着全媒体运营、互联网营销等在线经济岗位缺口急剧增加,学校邀请字节跳动、快手等在线经济运营团队,为有志从事相关职业的毕业生开展在线直播授课,以适应新业态就业能力,实现转型就业。疫情期间,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83场线上心理健康和求职技能直播讲座,在线粉丝数量超过4万名,为应届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云就业”平台:针对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学校创新了工作形式,着力发挥“云就业”平台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了从“云调查”“云指导”“云推荐”,到最终“云签约”的“云就业”全程“云服务”。首先对今年2419名毕业生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学生状态和就业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们开展“云指导”;二是经过前期努力,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推荐;三是统筹布局协同发力,学校在疫情期间在抖音、快手、B站等融媒体平台设立了132个账号,形成“多维度”的视频矩阵,把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广泛传播出去,以此促进人才供需对接。
总策划|张红太
策 划|夏添
文 字|费广彬 朱慧颖
制 作|崔婉婷 韩雨轩 高晗 刘刚 赵飞